□ 姚亚秋
今年八月去乌镇旅游,水乡的旖旎风光令人陶醉,然而隐藏在古镇的王会悟故居纪念馆,也引起许多游客驻足参观。王会悟故居位于乌镇西栅的观后街,古色古香,现辟为纪念馆,于2021年4月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的展板、图片以及实物,带领人们认识了这位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当门而立的巨幅《南湖风光》屏风前,竖立着的《南湖红船与王会悟》组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我们从中共一大一位幕后女英雄的故事,体味革命女性的独特魅力。
1921年7月,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前,负责会议筹备工作的是李达。会议筹备中,李达遇到了两件事:一是会场安排,一是代表住处,他把这两件事交给了妻子王会悟去办理。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帝国主义列强染指颇深,社会动荡不安,各种黑恶势力犬牙交错。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王会悟认为,中共一大会场不能选在旅馆。那选在哪里呢?她在和李达商量时,建议会议放在李汉俊住处开。李汉俊的住处位于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其建筑是上海最具特色的居民住宅——石库门建筑。因为李汉俊住在他哥哥李书城的公寓里,在上海李书城有好几处公馆,李汉俊住的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在此公馆开会,就比较安全。王会悟在征得李达同意后,亲自去找李汉俊。王会悟对李汉俊说:“建议会议上午开,并在你家楼上开,以便掩护。楼下家里人来人往,买菜、做饭、洗衣服都可以掩护楼上开会。即使客人来,在楼下接待,楼上开会也不会被发现。”李汉俊同意了王会悟的建议。于是,中共一大便在这里召开。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李汉俊家召开。代表开会时,王会悟就在楼下后门望风。突然,有个年轻人手里托着湿衣服直奔楼上。王会悟觉得事情有点蹊跷,赶忙将情况汇报给翻译杨明斋,杨明斋马上翻译给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马林当即宣布休会,匆匆撤离。
果然,不到10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就开来警车,全副武装的士兵包围了房子,但是巡捕什么把柄也没有抓到。事后,李达对王会悟竖起了大拇指:“你立了大功!”幸好王会悟报警及时,才让代表得以及时疏散,而会议必须另选地点。
这时,王会悟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便主动建议到她的家乡嘉兴南湖去租条游船,在船上开会。她说:“离我们桐乡不远的嘉兴有个南湖,那个地方不像杭州那样惹人注目,且风景秀丽,我们可以租一只画舫,扮作逛西湖途经嘉兴的游客。”与会者采纳了她的建议,而王会悟就作为具体安排事务的工作人员,成为南湖游船上中共一大会议召开时唯一一位非代表成员。
为确保会议安全进行,王会悟让船主把船撑到离烟雨楼东南方向200米左右比较僻静的水域,让代表们在中舱安心开会。她自己则坐在船头望风放哨,充当会议的“哨兵”,一旦有别的游船靠近,就哼起嘉兴小调,手指敲着舱门打节拍,提醒代表们注意。
为掩人耳目,她还特意准备了一副麻将牌,放在开会的桌上,就连午餐也是让小船送至大船。当天下午会议正在进行中,湖上突然传来汽艇的马达声,王会悟马上乘拖梢船上湖心岛打听,得知是一户富人家的私人游艇游湖兜风,会议又照常进行。
就这样,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等代表完成了中共一大最后议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纲领》的第一条为: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此外,《纲领》还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而那个能在关键时刻应对突变、急中生智的江南女子王会悟,她的名字也永远和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联系在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