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第04版:统战 上一版   
上一篇

让团结之花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旬邑县马栏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小记

马栏镇政府干部在宗教场所开展“四史”教育和“四进”活动受访者供图


□ 记者 冯倩楠

“五一”假期,地处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的马栏革命旧址比平时热闹了许多。马栏革命旧址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在这里,我们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开展理论学习研讨、‘四史’教育等活动,以红色文化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栏镇宣统委员师亚娟说。

旬邑县地处咸阳北缘,有汉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23个民族,其中马栏镇少数民族人口聚居最多,因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突出,先后荣获全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表彰。

从“输血”到“造血”

立夏刚过的马栏,水稻即将迎来插秧季。

马栏镇现有回族居民231人,主要聚集在马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马栏村党总支书记陈维宏介绍说,由回族群众创办的农业合作社示范种植绿色有机无公害水稻2000余亩,已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50余人。

“水稻品种以冷水红、稻花香1号、2号为主,亩产量、口感和黑龙江五常大米一样。”陈维宏说,等插秧结束,将在稻田内放养稻花鱼稻田蟹,通过生物系统循环,进一步提升马栏大米生态有机品质。

长期以来,马栏高山冷凉蔬菜种植是当地回汉族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为提高村民收益,马栏镇投资560万元修建蔬菜冷凝气调库2座,在镇村两级的共同监管下,按照“党建引领、企业运营、集体带动、群众受益”的思路,通过吸收村庄的产业发展资金投资入股,实行企业化运营。

“我们以‘冷链商贸中心’为载体,促进大白菜、白萝卜等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实现群众股金和产业两次分红,让大家抱团取暖、共同受益。”陈维宏说,冷链中心的建成实现了产销一体、产需对接,现在蔬菜可以卖到全国各地,提升了蔬菜种植效益,稳定增加了农民收入。

近年来,马栏镇大力发展中蜂、水稻、烤烟、蔬菜等优势产业。为了让村民从技术上获益,镇上通过“一对一”帮扶和成立农业互助组,把信息、技术带给回汉群众,组织回汉群众在生产中互帮互助,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向回汉群众传授种植养殖新技术,提高他们的耕作管理水平,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乡村振兴。

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驱车驶过马栏村的民族团结桥,沿民族团结路向村内延伸,文化墙、装饰彩绘、浮雕等艺术元素让人眼前一亮,连片砖混结构的安居房干净整洁,一派和美乡村的景象映入眼帘。

“以前住的都是土窑,现在大不一样了。”4月30日,在民族同心文化广场,回族村民杨富强正与汉族友邻陈大哥唠家常。这对友邻不光日常互帮互助,多年前,得知陈家两个孩子上学花费较大时,杨富强还主动提供资金帮助。

文化交融的“软纽带”同样鲜明。师亚娟说,马栏镇倾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一条街”,绘制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画、制作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等,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文化氛围。同时,深入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六进”措施,联合镇司法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卫生院,在少数民族聚居村、马栏社区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主题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和义诊活动,组织回汉群众同看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视频、同演民族团结主题文艺节目。

“回汉村民关系一直不错。”陈维宏说,每年开斋节,县镇统战干部都会与回族群众共庆节日。平日里,大家也十分尊重回族的习俗,尤其是遇到红白喜事,都会按回族的风俗习惯办清真宴席;即便是汉族人家办宴席,也会请回族厨师去操办。互相串门时,细心的汉族村民会重新烧水为回族客人沏茶……

从“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月30日,在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入团仪式正在举行。

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距旬邑县城45公里,位于马栏镇马栏社区。学校副校长张博告诉记者,学校招收从学前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目前有212名学生,其中回族学生29名、苗族1名。

张博说,学校常态化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如开展有关主题讲座、班会,倡导学生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编写有关校本读物,组织学生开展欣赏民族音乐、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学做民族手工等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在各族青少年学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有44名老师,我们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每月都会与帮扶学生进行两到三次关心谈话,在生活和学习上对他们进行帮助。”

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的退休教师丁海燕曾在这里教书30余年,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丁老师是我们所有乡村青年教师的标杆和榜样。”张博说,在丁海燕的带领和鼓励下,学校还有矢志坚守山区教育20多年的党员教师刘相奇、王世成、李广喜和一批坚守乡村的青年教师。

“周末时,家远或留守家庭的孩子会留宿在学校,在校老师就主动带学生用餐或作专门辅导。此外,老师们还会及时预防和干预他们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张博说。

在马栏,民族团结工作体现在方方面面,如为困难家庭协调贷款,帮助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推广使用“云上村级服务平台”,及时公开村务、发布灾害预警等。

“民族团结的根基在共同发展。”旬邑县马栏镇党委书记赵仁义表示,马栏镇将持续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推动马栏向着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目标奋勇前进,让团结之花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