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冯倩楠
4月15日,民盟中央2025年参政议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民盟陕西省委会荣获2024年度民盟参政议政工作先进单位。
“成绩的背后,是我们对‘以机制为源泉,滋养履职繁花’的深刻实践。”会上,民盟陕西省委会副主委孙武斌在发言时介绍道。
以“头雁领航”激发“群雁活力”
重点调研报告被民盟中央吸收形成《关于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商贸流通体系》的高层政策建议信,获国务院领导批示,民盟中央专门发来感谢函;
组织报送的《关于提高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防范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建议》的政策建议信,获多位省级领导批示;
向民盟中央报送的《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改的建议》,被用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法律审议工作中……
2024年,民盟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成绩斐然。孙武斌认为,连续多年荣获民盟年度参政议政工作先进单位,这是“头雁领航”与“群雁齐飞”的最佳注脚。
“这几年,在民盟陕西省委会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下,我们修订了《参政议政工作测评及奖励办法》,出台了《盟员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利用制度精细管理,激励盟员自觉做好参政议政工作。”民盟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部部长王洁平介绍说,民盟陕西省委会通过制度将建言质量量化为KPI指标,实行“月通报、季评比、年表彰”的动态管理。同时,依靠主委班子分工负责制协同发力,构建起“短平快信息+深度提案+政策建议信”的建言体系。
以《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完善陕西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调研课题为例:2024年初,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开展“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重点考察调研,经民盟中央批准后,在陕西等省份开展同题调研。在民盟陕西省委会的推荐下,民盟陕西省委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长安大学教授孙健组建队伍,在西安、咸阳、宝鸡、铜川等地调研并作深入分析,邀请有关专家召开座谈会,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
“课题调研中,调研组在民盟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部的帮助协调下,借鉴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民盟山西省委会多份高质量调查问卷,编制《陕西商贸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调查问卷》,其专业性得到受访企业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也为获取调研数据奠定了基础。”王洁平说,我们还积极发动多个地市民盟基层组织,联系民盟盟员,切实做到以民盟为纽带保障调研高质量进行。
从“广撒网”到“精育苗”
人才是履职尽责的“第一资源”。
“‘挖人’很重要!”王洁平说,民盟陕西省委会启动“星火计划”,通过微沙龙、头脑风暴等活动,在基层挖掘“潜力股”,吸纳优秀盟员加入专委会和智库,培养骨干成为新的“火种”,再通过“新盟员—骨干盟员—专家盟员”的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将“潜力股”培养成参政议政的专家“大拿”。
跑基层民盟组织进行宣讲、沟通、培训,挖掘“火种”,以热情感染其投入到参政议政工作中,成了王洁平和同事的日常工作之一。
“对专家来说,闲余时间并不多。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是一项兼职工作,但参政议政对盟员的要求又高,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王洁平说,在培养盟员参政议政能力时,不但要让盟员理解政府需求、基层需求,还要鼓励盟员多抽时间思考研究课题,面对课题毫无收获时能坐得住“冷板凳”。
民盟文化总支参政议政委员、陕西秦腔传承保护中心财务科长陈永梅就是从坐“冷板凳”成长起来的青年参政议政骨干。陈永梅曾多次带着想法与民盟陕西省委会参政议政部的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每次都花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沟通思路、理顺想法,之后再调研、完成建议提交。经过六七次的沟通,她撰写的《关于加快秦腔艺术档案数字化体系建设的建议》经民盟陕西省委会报送,得到省级领导批示。
让盟员们互相鼓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在一些基层盟员的培训中,民盟陕西省委会还积极组织“新星盟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鼓励基层盟员。“他们现身说法,讲自己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成绩,全方位为基层盟员做示范,鼓励效果十分好。”王洁平说。
从“分散发力”到“聚沙成塔”
协办中国农学会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分会学术报告会,在不同平台围绕粮食安全、黄河保护、现代农业积极建言献策,主持的“秦岭四宝”研究取得新进展……翻看《秦岭智库2024年报》,短短近半年时间可谓成果丰硕。
“秦岭智库”揭牌成立于2024年7月,是民盟中央与高校共建的第四个高端智库。在民盟中央2025年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上,“秦岭智库”荣获民盟参政议政工作特别贡献奖。
这是民盟陕西省委会对内激活“存量资源”、对外拓展“增量资源”,构建“双循环”资源整合体系做好加法的一个生动缩影。
对外如何进一步拓展增量?民盟陕西省委会打破壁垒,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通过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讨会、承办民盟科技论坛,搭建思想碰撞与交流的平台,编印论文集,让智慧“火花”落地生根,依托“秦创原·盟创荟”基地,成功对接盟员企业30余家,成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4年,民盟陕西省委会向省政协提交的5篇发言和8件集体提案中,2件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2件获评优秀提案;社情民意信息采编量突破1000篇次,其中25篇被全国政协采用,13篇获中省领导批示;向民盟中央报送的102篇论坛论文中,23篇获评优秀论文。这些数据背后,正是“全盟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生动写照。
民盟陕西省委会表示,将持续向专委会要“深度”,打造建言资政“特种兵”;向基层组织要“广度”,激活参政议政“神经末梢”;向青年盟员要“锐度”,培育新时代“建言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