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第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陕西加快推进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

本报讯 (记者 李彦伶)12月10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胡汉利在会上介绍了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生态系统质量。累计实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3万个,更新改造水、电、气、热等老旧管线管道超过1.06万公里,加装电梯1600部以上,改造增设停车位10.5万个、电动汽车及电动自行车充电桩1.91万个,增设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超600个,约150万户、400万居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全省26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达到长制久清,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9%。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和绿地率分别达到6.05万公顷和38.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15平方米。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大力推进城市供热、供水、燃气管网建设,加快漏损管网改造,截至2023年底,全省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9.08%,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5.65亿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8.53%,管网漏损率降低至8.81%。全省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和在建总长度达到469.46公里。建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638.13公里。全面推进黄河流域县级以上污水厂提标改造,全省黄河流域114座县级以上污水厂全面完成提标改造任务,排放水质均达到黄河一级A标准。

建设安全韧性城市,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城镇燃气安全“大起底”排查和全链条整治。截至目前,全省已排查生产、经营、运输、充装、使用等企业21.3万家,排查燃气老化管道9789公里,累计改造完成8599公里,完成投资58.9亿元。制定《陕西省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筹集省级资金7100万元,支持西安、延安、安康等试点城市加快地下市政基础设施风险评估,加大高风险点位物联感知设备布设力度。

加强县域城镇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2021年以来,全省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402亿元,县城道路长度增加502公里,供排水、燃气、供热等管道共计增加1450余公里,绿地面积增加1300公顷,改扩建污水处理厂73座,污水日处理能力提高15万立方米。2021年以来,省上支持的100个重点镇建设完成投资415.57亿元,镇区建成区规模新增30.2平方公里,达442.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新增7.83万人,达196.28万人。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2座、名镇36个、名村4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79个,省级传统村落484个,划定历史文化街区70片,公布认定历史建筑971处,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同时,制定《保护工作方案》《保护管理技术导则》,对全省1139株城市古树名木严格建档保护。

胡汉利表示,下一步,省住建厅将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聚焦制约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适应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阶段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改革,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