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廷旭
喜欢读历史是一种情怀,如同喜欢山海一样的辽远空阔,如同喜欢甘霖一样的润物无声,如同听见时光深处的回声传来,无法不与之欣喜共鸣。知道我们从何而来,才能更加明晰走向何处;知道我们曾经走过的曲折,才能更加明智地作出抉择;知道我们从哪里得到力量,才知道如何将这力量传递下去……在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里,凝聚着民族共同记忆,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伫立着先贤精神高峰,其中,由西汉太史公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犹如最亮眼的明星一般,熠熠生辉,光耀千古。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史学著作,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体例。《史记》同样是一部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仅有翔实精确的历史事件,也有酣畅淋漓的场景描写,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情感充沛、词气纵横,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史记》还是博大而深刻的,书中不仅为帝王将相、诸子百家写史,也为游侠商贾、滑稽刺客立传,思想开阔包容,品评人物深刻,不囿于时代之见,不惧当权者的压力,秉持公心诚心,为天下人讲天下事,既有历史的温度,又充满文学魅力,成就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述理想。
一段历史的背后,必有一番精神。《史记》文直事核,善恶必书,以高超的叙事手法、浓郁的诗人气质,展示了社会人生的波澜壮阔,讲述了中国精神的万千气象。书中有顾全大局、襟怀坦荡的廉颇、蔺相如;有品行高洁、不从流俗的屈原、贾谊;有反抗暴政、敢为人先的陈胜、吴广;有勇于变革、践行理想的商鞅、吴起;有重情重义、已诺必诚的豫让、荆轲,他们的信念、品德、节操和人格精神给人无尽的感叹。尽管在动荡变幻的时代背景里,充斥着太多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命途多舛、悲凉结局,但他们始终有一种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生命的价值选择时,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奋斗抗争的生命内涵,展示了壮怀激越、慷慨悲歌的生命之美。
《史记》读的是故事、赏的是人心,之所以能够鉴古知今,是因为事理人心是千古不变的。在故事里可以看到人情百态、体会人生哲理,比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肯定了人是利益驱动,也肯定了正当获取财富的合理性。“当断其断,反受其乱”,如不果断采取行动,往往会被动面对更糟糕的处境。“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竟是历代功勋卓著者普遍面临的人生困境。“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言语的力量甚至比刀剑强大。“祸不妄至,福不徒来”,事物之间往往有深刻的联系。司马迁每写完一篇,都有一段“太史公曰”,既是对人物故事进行总结,也是一种哲学思考。我们应该随之停下,掩卷沉思,一同追问事件的因果关联、人物的取舍抉择,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样的启迪?在思考追问中看真相、看规律、看人心,于是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多了几分清明洞彻。
《史记》中详细介绍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其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思想传统和精神境界。上层统治者遵循的儒表法里,普通中国人性格里的儒道互补,莫不源于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随着社会发展需要,理学心学以及佛老学说都在不断进行新的阐释,但许多根本观念并未改变,早已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心性四端”、荀子的“援法入儒”、老子的“谦退处下”,这些都是先哲对国家社会平稳运行、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思考,也成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共同准则,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集体意识,形成了中国人柔韧坚强的精神内核和谦恭好礼的外在表现。
《史记》的深刻,在于中国精神的强烈表达,与司马迁本人的际遇密切相关。他自言“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是个耿直有个性的人。后因李陵之祸,心中对生死产生了强烈而独到的见解,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选择自己心中重要的那个价值而活。心中若有高尚的价值引领,人的精神就能聚焦,行动也坚定有力。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因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他称赞这些倜傥非常之人,也用这种精神鼓舞自己完成修史理想。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文化中固有的“自强不息”,是孟子的“浩然之气”,是文天祥的“天地有正气”,是于谦的“要留清白在人间”。这种精神让每一个个体在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危胁时,处变不惊、坚守内心,在国家民族面临危难之时,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所在。在今天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这种精神就是我们的志气、底气和骨气,体现在各行各业的奉献者身上,体现在以身许国的奋斗者身上,信念坚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踏实苦干,他们的精神也鼓舞着青年一代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接续奋斗、传承文明,努力做新时代的追光者、逐梦人。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