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冯倩楠
新质生产力究竟“新”在哪儿?日前落幕的2024硬科技创新大会给出了答案。
“西安作为硬科技的概念发源地和创新策源地,自2017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硬科技创新大会,‘硬科技’已成为西安最亮丽的城市名片,硬科技创新大会也已经成为集聚创新资源、展示科技成果、促进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11月1日,在大会开幕式上,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叶牛平表示。
今年的硬科技创新大会又是一番新景象:联动活动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吸引了约3500人同台竞技;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国际项目和涉及14个省份、25家高校科研院所的42个国内项目登台路演;硬科技产业博览会汇聚了近300家企业和机构,集中展示科技成果……从中映射出西安竞逐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图景,展现着新质生产力塑造未来发展新引擎力量。
机器人秀“硬实力”
松散的黑色土壤上,一台六轮机器人正在向前行驶,只见它缓慢穿过洼地,拐了个弯,向前方的纸板“小坡”移动。
“今年的机器人大赛共有21个大项,这是新增的航天器设计与空间机器人赛项。”西北工业大学微小卫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空间机器人赛道技术委员会委员周军介绍,这个赛道包含空间站实验的创意竞赛、月球基地机器人竞赛、微纳航天器设计竞赛、非合作目标捕获竞赛四个小类,赛项的设立不光丰富了大赛内容,也激发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为何要将2024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与硬科技创新大会联动举办?
“中国机器人大赛主要面向大学生和研究生,赛项基本涵盖了目前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热点,有助于重点培养我国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创新型核心人才,尤其是解决国家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问题。”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秘书长兼机器人竞赛与培训部主任李实说,和政府合作的目的是通过组织比赛来推动地方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先进制造、智能装备、机器人等相关领域,起到核心推动作用。
今年6月,省工信厅印发的《陕西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我省建成3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打造智能算力、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软硬件5个产业集群。
“机器人和硬科技的结合,体现出硬科技发展新的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王景川表示,西安高校云集,是科技资源的聚集地,在这里举办机器人大赛,有助于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学生在西安进行就业创业,形成成果聚集。
拓展合作“交友圈”
11月2日,联动活动“一带一路”硬科技成果交易大会在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
大会共举办了9个路演专场,其中在72项路演项目中,国际项目占30项,涉及14个国家和地区。会上,8位“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代表签署支持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合作意向书。作为代表之一,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长库什瓦赫佐达深有感触地说:“参加大会不仅获取了众多前沿信息,拓宽了与‘一带一路’各大学之间的合作领域,还带来了更多新的机遇,包括正在与西安交大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携手合作。”
据了解,本次大会邀请了400余位来自国际组织、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我们成立了‘一带一路医疗走廊’,希望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治疗、培训、促进医疗科技方面都能有合作。”来自巴基斯坦的Muhammad Shahbaz说。
Muhammad Shahbaz是中巴医疗健康协会主席、中巴国际商业联盟PCCAI医疗教育委员会主席,较为关注医疗科技领域。“我在大会上看到有癌症肿瘤治疗方面的新科技,希望这些医疗新科技能应用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因为中国的医疗设备比西方国家要便宜些,而癌症肿瘤病人的治疗费和相关医疗设备都很贵。”除此之外,他还期待能在医疗培训上与国内开展合作,“如果中国的培训中心和企业研发制造的医疗培训机器人能给‘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医生进行培训,我们就不用跑到欧洲去,中国的企业也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行相关医疗合作。”
激活产业“向新力”
光子、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心血管数字医学……在活动内容策划上,本届大会“硬科技·新质生产力”的主题十分鲜明。在大会举办的“123N”近20场活动中,“N”场系列活动主要围绕未来产业、人工智能、数字医学等,设置若干个会议以及大会分会场、硬科技产业招商推介等活动,就是最生动的注解。
在具体举办过程中,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让科技创新离需求更近、离实用更近、离产业更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导平台、项目、金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产业聚集,也是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
在大会联动活动——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挑战赛现场,三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直接提出技术需求,来自西北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科技企业的14家科研团队作为解决方进行技术路演,最终通过现场专家问答等环节,每组技术需求方选出最优的一个技术解决方案。这区别与其他大赛纯项目路演的赛制。
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长楼文晓说,这次大赛有三个“首次”——首次为500多家企业提供对接服务并写入考核指标;首次与银行金融机构深度捆绑,为需求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首次将赛事组织功能向常态化模式推进。
“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大赛的平台,选到适合的技术和合作方。”三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控制技术所所长刘洋表示,大会提供的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广阔视野,令人对未来的发展更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