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涵博)9月25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司法厅副厅长何礼红介绍,省司法厅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三年来,省司法厅审查修改《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规章80余件,组织清理地方性法规190件,制定出台《助力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梳理筛查与营商环境有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4763件,废止1049件;扎实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政策清理工作,组织甄别4894件,对其中363件提出清理意见。
为狠抓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省司法厅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陕西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印发配套文件,梳理公布52个省级部门5497项行政执法事项,督促指导省级行政执法机关、设区市政府制定和修改行政裁量权基准7070项。稳步推进执法权下放,审核执法改革文件20余件、权责事项2765项,制定完善基层综合执法流程94个、文书785件。
在今年开展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中,省司法厅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进行集中纠治,上半年全省行政检查案件20余万件,较去年同期下降65.2%,为企业化解纠纷和挽回损失涉及金额40.83亿元。
公共法律服务精准赋能发展。省司法厅组织327家律师事务所结对服务600个省级重点项目,179个法律服务团为6500余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与香港律政司签署《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合作框架安排》,建成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77家律师事务所入驻陕西自贸试验区,27家涉外公证机构建立“涉外公证+领事认证”联办机制。累计开展“外经贸企业法律服务座谈会”“送法入企”等活动2000余场次,服务市场主体10万余家。在秦创原总窗口建立综合法治保障中心,为330余家科创企业排查法律风险隐患450余项,为77家企业“一对一”解决涉外法律问题147个。
省司法厅创新开展商事调解试点工作,指导商事调解组织制定15项内控制度,截至目前,5家试点组织共成功调解商事案件3440件,司法确认2015件,标的额达21.85亿元。指导西安仲裁委改革,推动设立知识产权仲裁院,近三年来,全省受理仲裁案件18425件,标的额506亿元。部署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1846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22亿元。
何礼红表示,下一步,省司法厅将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因地制宜开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加快清理涉及市场准入壁垒、不公平竞争和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政策文件;持续抓好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四项机制”;出台《陕西省民营经济领域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指引》,抓紧出台《商事调解发展规划》《商事调解工作规范》,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