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9月03日 星期三
第04版:专题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魏永信夫妇:四十米剪纸长卷“剪映”抗战烽火

魏永信夫妇和剪纸作品《抗日英雄谱》


□ 记者 殷博华 文/图

1940年的吉林省濛江县,雪很冷,血很热。面对紧逼的日伪军,弹尽粮绝的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宁死不降,直至壮烈殉国。日军在解剖他的遗体时发现,他的肠胃里只有尚未消化的树皮、棉絮和枯草……

听着9月1日央视《开学第一课》中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事迹,82岁的魏永信红着眼圈说,没有烈士的牺牲,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魏永信、朱秀兰夫妇是西安市临潼区河堤路北念杨村东郝组滩里有名的剪纸艺人,近日,夫妻俩历时半年时间,合力完成了一幅名为《抗日英雄谱》的剪纸长卷。该作品长40米、高1.27米,共分为四个长卷,包含人物和图片350幅,用艺术的形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血与泪交织的抗战史

骊山北麓,华清池畔,五间厅墙体上残留的弹孔清晰可见。

西安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提起事件的来龙去脉,魏永信了如指掌。自今年3月以来,他多次到西安事变纪念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和临潼华清宫学习考察。

“用非遗‘讲述’抗战历史,是我和老伴创作《抗日英雄谱》的初衷。”魏永信说,要想剪好作品,必须熟悉历史。

魏永信家中的书柜里摆满了与抗战相关的书籍,创作期间,夫妻二人边学边创作、边创作边学。半年时间,他们翻阅了上百部抗战文献资料,从网络上下载了上千幅人物、历史照片,还多次把担任高中历史老师的侄子魏兵叫到家中虚心求教,只为更好地还原历史场景。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给后人讲述历史。”朱秀兰说,每每读到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他们时常潸然落泪。

台儿庄战役中,王铭章将军带领川军与日寇血战,最终殉国;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将军身中数弹,壮烈牺牲;13岁的放牛郎王二小,面对敌人的刺刀仍面不改色……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在创作抗日英雄肖像时,每一位烈士的名字总伴随着悲壮的故事。”魏永信说,抗战史是血与泪的交织,是千千万万的烈士用肩膀扛起了今天的美好,我们不能忘。

一刀剪出当年英雄气

在魏永信夫妇的《抗日英雄谱》剪纸作品中,收藏着两幅与白求恩大夫相关的剪纸,一幅是他的肖像,另一幅是他做手术时的画面。肖像里的白求恩,目光炯炯有神;手术中的他,佝偻着腰聚精会神。

剪纸通常要先画后剪,在制作人物肖像时,最难的就是眼睛,眼球的结构、眼睑的起伏和眼神的刻画,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挑战,白求恩的这幅肖像他反复绘图、修剪了多次。

“人物肖像要确保作品与照片相似度高,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魏永信说,在制作人物肖像时,每一幅他都进行了多次绘图,有时一张照片就要画上好几个小时。

1938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的照片在抗战历史中弥足珍贵。在绘制该作品时,魏永信先后修改了数十次。

“要尽可能把主席的表情、神情还原出来。”魏永信说,通过刻画毛泽东主席书写著作的神态,衬托出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决心。

在介绍完部分人物肖像后,魏永信向记者展示了一张他最喜欢的剪纸作品《1945年9月9日南京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这幅作品中,他以剪刀为“笔”,依照历史照片,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仪式上的场景和人物神态。

“我想通过剪纸作品告诫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魏永信说,希望年轻一代好好努力,开创未来。

病榻上的倔强和坚持

自今年3月初开始《抗日英雄谱》创作以来,魏永信每天都在“抢工期”,他要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完成所有创作。

“他一天到晚都在忙,有时甚至顾不上吃饭。”朱秀兰说,最忙的时候,丈夫每天睡觉不到5个小时。

有一天晚上,魏永信创作完剪纸“地道战”,刚要起身时,突然感到一阵眩晕,随即被家人紧急送医,后被确诊为脑供血不足。

为了“赶工期”,住院期间,魏永信瞒着家人偷偷拿着铅笔在病房绘图,好几次都被医生“点名批评”,但他十分倔强,总说自己身体不要紧,缠着医生开出院证明。

最终,在魏永信的坚持下,仅仅住院9天之后他便出院回家继续创作。然而,由于劳累过度,7月份他再次住进医院。

“老魏爱这幅作品胜过爱他自己。”朱秀兰说,家人、医生谁劝他都不听,他还给大家讲起了中国军民在“百团大战”期间趁夜捣毁正太铁路的故事,直言要带头发扬“战斗精神”。

8月底,随着最后一幅剪纸作品的粘贴完成,魏永信和老伴喜极而泣。看着一幅幅作品,他们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最近,作品相继到临潼区多所中小学和单位进行展出,大家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魏永信说,过阵子他还准备创作一幅名为《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剪纸长卷,把中国力量传承下去,把中国精神发扬光大。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