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璐)7月17日,省慈善协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贯彻落实民政部公益慈善领域警示教育会议精神。省慈善协会党委书记、会长吴前进主持并讲话。
会议传达了民政部公益慈善领域警示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围绕贯彻落实,与会人员结合省慈善协会工作实际进行深入研讨。
吴前进指出,民政部召开的公益慈善领域警示教育电视电话会议是一次重要会议,大家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公益慈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要认真传达学习公益慈善领域警示教育会议精神,通过案例敲警钟、明底线,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引导全体员工深刻认识慈善事业的政治属性和社会责任,确保慈善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围绕省民政厅对省慈善协会开展的两次现场督察检查反馈的问题进行“回头看”,逐条对标对表排查,确保整改到位。要将学习贯彻新修改的慈善法作为慈善组织依法行善的核心要义,认真学习法律条文及配套政策,学好募捐管理、项目运作等核心条款的法律要求。募集办、项目部、网信部要建立募集、慈善项目等重大决策法律前置审核流程,做到事前合规审查、事中过程监督、事后成效评估、专项档案归档;聚焦慈善组织风险漏洞、内部运行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公益慈善事业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强慈善法规和业务工作系统性、规范化培训,重点围绕慈善法规、项目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合规运营、筹募策略、信息公开等核心业务强化学习培训,把规范化管理融入慈善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提升治理水平,以规范促发展、以透明赢公信,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又讯 (善河 记者 张璐)7月17日,省慈善协会召开会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省慈善协会年鉴编撰工作。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主持会议。
会议通报了1996年至2020年《陕西省慈善协会年鉴》编撰工作情况。截至目前,1996年至2020年《陕西省慈善协会年鉴》编辑、审读及修改工作已基本完成。年鉴共计21本,编辑文字约500万字,收集照片6000余幅。
吴前进强调,启动《陕西省慈善协会年鉴》编撰工作,是在省慈善协会老领导的建议和倡导下作出的重要决策。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文字编纂任务,更是对我省慈善事业发展历程的一次系统梳理、全景记录和深刻总结,是传承慈善文化、留存历史印记、昭示未来方向的重大文化工程。其重要性在于为我们保存了宝贵的慈善记忆,为研究慈善事业发展规律提供了权威史料,为宣传慈善理念、弘扬慈善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前进指出,《陕西省慈善协会年鉴》承载着全面、系统、真实的记录我省慈善事业发展历程的任务,具有“编鉴存史、服务当代、启迪未来”的重大意义,是省慈善协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参与编撰工作的各位老同志、慈善同仁,怀着对慈善事业的深厚感情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不辞辛劳,默默耕耘,克服困难,广泛搜集资料,严谨考证史实,精心谋篇布局,字斟句酌,付出了大量心血。
经充分讨论,会议作出决定,鉴于2021年至2025年编撰工作尚未进行,考虑到明年将是省慈善协会成立30周年,将剩余5年的年鉴编撰完成后,连同1996年至2020年年鉴正式出版,作为省慈善协会3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年鉴编撰的后续工作全部移交协会宣传部具体承担。
会议对编委会和编辑部成员进行了调整充实,进一步明确了年鉴编辑工作责任,明确了工作任务和时限,要求做到承前启后、无缝衔接,还要求省慈善协会各部门、下属单位继续配合支持年鉴编撰工作。
会议强调,各市、县(区)慈善工作史料是全省慈善工作年鉴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市、县(区)要按照年鉴编撰要求提供本辖区慈善工作史料,参与年鉴编撰工作,齐心协力,确保2026年6月前全面完成协会30年年鉴编撰任务,为省慈善协会成立3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