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5月28日 星期三
第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各界微评

□ 杨洋 整理

【新闻回放】据报道,近期“网约摩的”平台开始在多地上线。对此,一些消费者认为,“网约摩的”作为网约车的平价替代,方便了人们出行,3公里内很受欢迎,尤其是拥堵路段。但也有消费者质疑,“网约摩的”能否上路运营,安全如何保证。

网友观点:各地不妨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制度上予以化解。同时,根据安全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约摩的”的准入标准、安全保障责任等,与平台一道推动安全与便利的有效平衡。

网友观点:在交通欠发达的县乡地区,摩的长期作为出行补充工具存在。网约化模式降低了交易风险,满足了短途出行需求,尤其是对3公里内拥堵路段或晕车人士更具吸引力。

网友观点:尽管平台尝试通过技术手段规范行业,但若缺乏政策支持(如保险标准化、运营资质认定)和城市交通规划配套,可能难以突破规模化瓶颈,需考虑道路资源分配与交通安全管理的平衡。

【新闻回放】近日,一则“用美食复刻文物”的视频在全网爆火。视频中,美食博主用巧克力精心雕刻出圆明园、太和殿、越王勾践剑等文物,用甜品把历史变成“能吃的故事”。这种方式让我们得以与文物进行“亲密接触”,拉近了与文物的距离。

网友观点:美食复刻文物不能仅仅追求外形相似,更应注重对文物文化内涵的准确传达,需要专业文博人员参与指导,避免出现文化误读。同时,食品安全与品质把控不容忽视,不能为了追求创意而忽视食品本身的质量。只有在保证文化内涵与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美食复刻文物才能持续下去。

网友观点: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它打破了文物与大众间的隔阂,降低了文化认知门槛,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到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这种创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也为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多元化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活力。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