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洋 整理
【新闻回放】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5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改单,有关食品标签的新标准在实施后将带来多项新变化。其中,对消费者特别关心的“零添加”、食物过敏、盐油糖标示等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标准和规定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食品行业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为消费者提供更科学、更透明的消费指引。
网友观点:根治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让法律“长牙齿”。一方面,应动态提高罚款标准,将处罚金额与违法销售额、企业规模挂钩,对屡犯者实施终身禁业。另一方面,需强化刑事责任追究,对故意制售有害食品的行为适用相关法律,让铤而走险者付出相应代价。
网友观点: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焦点话题,食品安全新标准备受期待。维护食品安全,不能失“焦”,更不能失“准”,对问题必须始终秉承零容忍姿态。随着食品安全体系越加丰富、治理实践越加精准,舌尖上的安全将更有保障,健康中国建设将更有支撑。
网友观点:食品企业要主动遵守新规,将重心放在提升产品质量上,主动通过创新生产工艺、选用优质原料,打造真正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者需提升自身辨别能力,理性看待食品标签,不能仅凭“零添加”宣传就盲目选择,发现违规宣传商品时,积极向监管部门举报,共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新闻回放】“车厢里亲切熟悉的方言,和着车轮与铁轨摩擦声,混响成一首怀旧的歌谣。”近日,在浙江杭州丁兰实验中学读初三的学生张潇冉,以一篇名为《旧轨还乡》的作文走红全网。AI写作爆火的当下,一篇寒假作业犹如一股清流闯入人们视野,真挚的文字静静流淌,让无数网友沉醉其中。
网友观点:我们越是享受AI的便利,越是渴求真实的情感共振。AI写作将文字生产推向工业化和标准化,却也让人们在文字堆砌中愈发饥渴,在初三学生的作文里,打捞那些未被技术驯化的原始情感。
网友观点:在智能化浪潮中,我们既要做技术的弄潮儿,更要做人性的守望者。这其中,人类特有的情感交融与价值理性显得尤为珍贵,面对不可逆的技术浪潮,适当放慢脚步,回首过往经历,思考未来方向,珍惜当下陪伴,找到自己的节奏,生活必能更有质感与温度。
网友观点:写作的魅力在于教人用真诚的语言,表达所想所思,而不是用套路、模板,编织精巧而空洞的故事。说到底,人类写作不是为了超越谁,更不可能和机器较劲,而是为了写下心中的明月大江,还原时代的喜怒哀乐。
【新闻回放】号称“0基础月入过万”“宝妈在家就能做”的短剧推广“教学帖”层出不穷。但是,相关素材授权费用加上课程服务费要收4880元,教程其实和网上免费资料大同小异。卖课者还会宣传一种加价高阶课程,宣称用一种APP点几下就能自制所谓的“二创视频”。
网友观点:短视频行业本身充满了无限潜力和机遇,但在逐梦道路上,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莫让培训骗局成为前行的绊脚石。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在这个领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网友观点:从“短剧推广”骗局来看,对这种“合法骗术”的治理,需要的不仅是修补性的法规调整,更应启动对平台责任体系的根本性重构。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技术再炫目,话术再诱人,也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网友观点:要做好把关,严格审核,落实网络真实身份认证制度,并畅通举报通道;应建立事前防御体系,例如完善AI甄别技术,拦截“暴利”毒饵,让坑人机构无处可逃。火的不仅是短剧的形式,更是短剧内容带来的情绪价值。流量迷局深处,始终是“内容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