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第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价格游戏还是真优惠?购物节“先涨后降”套路深

建议消费者看清促销规则,如遇侵权及时维权

□ 实习记者 杨小妹 记者 赵婧

“年终钜惠”“史上最低”“现在不下单,再等一整年”……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络购物节刚刚过去,各种预售、满减、红包令人眼花缭乱。除了“双十一”,还有“618”“年货节”等等购物节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购物。然而,在购物狂欢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套路,需要消费者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我从第一次‘双十一’就开始参与了,那时候的规则特别简单,就是11月11日当天全部打五折,只要手速够快就能抢到。”网购经验丰富的西安市民徐女士抱怨道,“现在又要凑满减又要领红包,购物前还得先算数学题。”

徐女士说,自己平时负责采购一家人的吃穿用品,每次购物节前,都会先做“功课”,把需要购买的商品提前放入购物车。她向记者介绍,今年“双十一”的规则特别复杂,光优惠券就有满7000减650的大额券、美妆券、店铺优惠券等。“有的券可以叠加使用,有的券不能用,还有的券是限量的,要定闹钟、拼手速才能抢到。我在付尾款前排列组合算了好多遍,高考都没这么认真过。”徐女士自嘲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徐女士有同样烦恼的消费者还有很多。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凑单”“满减”等关键词时,有关网友吐槽购物节规则过于复杂的帖子不在少数,其中不乏热心网友发出“教程”,指导大家如何“极限凑单”。

除此之外,预售的问题也在各个购物节期间凸显出来。预售的初衷是让消费者提前锁定心仪商品,也让电商平台和商家提前锁定用户,本来是一件双赢的事,但预售产品比直接购买更贵、预售结束后立刻降价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家住西安市碑林区的小张打算最近带父母去体检,于是在预售刚开始,他就在某体检中心的直播间下单了两份专门针对中老年群体的体检套餐。

小张表示,用完各种满减优惠券之后,最终付款价格是1450元一份,谁知付完尾款没多久就发现,同样的体检套餐直接购买只需要1390元。于是,小张立刻联系了客服,客服并未对差价问题作过多解释,只表示如果对价格不满意的话可以申请退款,再以自己认可的价格重新购买。

对于这件事,小张提出了疑问:“我一直以为直播间预售的价格是最优惠的,为了买东西蹲直播、付定金、熬夜付尾款,一系列操作的结果却是预售比现货还要贵。如果是这样的话,预售的意义是什么呢?”

近日,记者在网络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搜索关键词“预售”,相关投诉多达10万条。此前,中消协发布的《2023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十大消费投诉热点”的第一条就是“电商平台预售模式亟待规范”。

针对小张的遭遇,记者联系了淘宝天猫客服,客服人员表示,“双十一”大促期间,消费者可以对自己购买的商品申请价保,如果该商品在价保期内降价,可以通过淘宝“价保中心”申请补差价。记者追问为何“预售价格更高”时,客服并未正面答复,只表示“会继续完善服务”。

近日,为进一步规范“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经营行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省公安厅、省商务厅等相关部门,召集了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负责人,召开2024“双十一”电商平台行政指导会。会上,通报了2024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网络交易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发布了2024“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从落实平台主体责任、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直播营销、加强广告内容审核等几个方面对电商平台合规经营提出相关要求。

记者就“双十一”等购物节期间消费者维权问题咨询了12315热线,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要提前看清商家的促销规则,对于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标识不清的条款慎重选择,以免事后产生纠纷。如果发现明显不公平条款,要及时上报商家所在的平台。消费者如果遇到消费侵权问题,要保存好聊天记录、订单信息、支付信息等购物凭证,并向商家索要发票或者收据,及时向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