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第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养老机器人:赋能银发生活 机遇挑战并存

□ 记者 李彦伶

7月24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

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养老机器人产业迅速崛起,陪老人聊天、推拿、辅助康复……随着技术迭代升级,养老机器人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现场直击:机器人成照护新帮手

11月5日,走进西安雁塔福乐康护理院,一款上下肢运动康复训练机器人正在帮助患者尹先生进行康复训练。尹先生双脚固定,随着踏板的运动,他缓步踩踏,一套下肢康复训练动作顺利完成。

尹先生半年前入住该护理院,因下肢运动困难,每天需借助这款上下肢运动康复训练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减弱,而养老机器人在改善老人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西安一些企业开始涉足养老机器人产业,推动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这个机器人太实用了,为我们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当天,正在福乐康护理院陪老伴进行康复训练的陈庆兰说。据了解,这款上下肢运动康复训练机器人每次使用费用在30元左右,深受老人家属欢迎。

陈庆兰告诉记者,老年人对养老机器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辅助和康复训练方面,使用机器人不仅可以减轻家庭成员照护压力,还能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但目前养老机器人体积大、操作烦琐,加上费用较高,使用的老人并不多,如果价位合理,应该会有更多老人选择。”陈庆兰坦言。

“随着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失能、独居及空巢老人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社会对日常照护、精神陪伴以及康复训练等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该护理院副院长林五根表示,在此背景下,智能养老装备特别是“养老机器人”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养老服务需求。

产业图景:政策与企业双轮驱动

近日,在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一台云榻免陪护自理机器人正在模拟为身体功能退化或疾病导致行动障碍的失能老人完成翻身、如厕等护理工作。一款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让体验者慢慢悬空,轻松地走起“太空步”,屏幕上显示着该体验者运动的相应数据。

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李士祥说:“公司研发并上市了10余款智慧康养机器人产品,为医院、养老机构等客户提供智能化、智慧化康复和护理服务等。”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智慧康养机器人产品已进入30个省份100多个城市的1000余家医院,服务患者数百万人次。

如何推动养老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成果?早在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制定《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了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2025年10月,民政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提出,创新开发智慧养老新技术新产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智慧养老”。

破局关键:降成本、优体验、立标准

近日,西安市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办公室主任魏世雄坦言,目前,大多数老人还是选择比较传统的养老方式,养老机器人高昂的费用投入,对养老机构来说不现实。同时,机器人无法完全替代人工护理、老年人对机器人存在抵触心理、行业监管没有标准等问题也制约着机构对养老机器人的使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西安市户籍人口1029.39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71万人。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养老机器人正在悄悄改变老年人生活。如何让养老机器人惠及更多老年人,为银发经济注入新活力?

魏世雄建议,推动制定养老机器人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同时通过开放日、体验活动增强老年人对养老机器人的信任。此外,政府或行业协会应提供养老机器人补贴,降低采购成本。

林五根表示,应持续开展养老机器人科普宣传与体验推广活动,通过媒体报道、公益宣传等形式,营造“科技赋能养老、智慧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增强认同感。

“养老机器人产品价格较高、技术水平与用户体验有待提升、专业人才与运维服务体系薄弱、隐私安全与伦理监管亟待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养老机器人产品在普通老年家庭的广泛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葛廷帅表示。

葛廷帅建议,应加大财政补贴和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家庭使用门槛;强化技术攻关与产品创新,提升老人使用体验;加强社区示范与队伍建设,提升产品应用与服务质量,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立养老机器人体验、培训与维护站点,建立覆盖基层的运维服务网络,培养具备机器人操作、维护与适配能力的专业人才,确保养老机器人“用得上、用得好、用得久”。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