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殷博华
立冬以来,我省“冰雪经济”持续升温,成为冬日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我省通过举办冰雪运动比赛、开展特色冰雪项目和培育冰雪产业人才等方式,将冰雪“冷资源”打造成推动经济消费和文旅市场复苏的重要引擎。
体育“流量”变消费增量
11月11日,际华冰雪·西安冰雪中心热闹非凡,充满欢声笑语。
随着冬季来临,冰雪运动正乘着“冬”风,逐渐火热起来。大众在享受冰雪运动乐趣的同时,也悄然掀起了冬季消费的热潮。
“际华冰雪·西安冰雪中心自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3万人次,总收入突破3000万元。”际华冰雪·西安冰雪中心运营总监赵红林说,“冰雪运动”正成为驱动“冰雪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西安白鹿原影视城的大部分商户来自附近村镇,相比于夏天旅游旺季的收入,冬天旅游淡季的收入相对较少。2021年,西安白鹿原影视城四季滑雪场建成投用后,随着滑雪爱好者的涌入,附近群众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在满足市民群众滑雪体验的同时,我们还通过举办滑雪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吸引大众参加。”白鹿原影视城相关负责人说,各类赛事活动的举办,也是推动冰雪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西安热雪奇迹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全、落差最高、雪道最长”的高端冰雪运动场地,每年都会开展多场不同规格的滑雪赛事,以赛为媒,促进消费增长。
11月12日,在西安热雪奇迹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室内滑雪联赛·西安站”中,省外校队占比超过半数,好几支队伍专门从千里之外的东北三省赶来参赛。
“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比赛,多人消费”的冰雪体育赛事矩阵拉动效应正在持续放大,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旅游人气变增收“财气”
近年来,我省依托“滑雪+”推动冰雪资源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雪”为媒,绘就陕西文旅发展新图景。
11月15日,在铜川照金国际滑雪场,各部门正在紧张筹备今年滑雪场的开板。每年冬季都是滑雪场人气最旺、工作最忙的时候。
“节假日期间,滑雪场每天接待游客近8000人。”照金国际滑雪场负责人高亮说,自2015年开业以来,铜川照金国际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已突破150万人次,不仅帮助照金地区解决了冬季用工问题,还带动周边餐饮、酒店、宾馆等服务行业的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随着沉浸式旅游的兴起,各地滑雪场纷纷开展各类特色活动,不断丰富旅游场景,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把“小”雪场的旅游人气,变成地方经济增长和群众增收的“财气”。
鳌山滑雪度假区作为陕西唯一的国家级滑雪度假区,每年可接待游客20万人。从11月底开板到2026年3月,滑雪场将推出近40项冰雪赛事及游玩活动,以吸引更多滑雪爱好者和游客。
“今年是鳌山滑雪度假区成立10周年,我们还会开展‘好滑正当十’系列活动,持续推出‘娱雪乐园’等产品,让更多人爱上滑雪运动,体验冰雪乐趣。”鳌山滑雪度假区总经办主任曹博天说,为丰富文旅消费产品、促进冰雪经济区域融合发展,鳌山滑雪度假区还针对川渝、广东等地市场,推出了“三日五日连滑”“鳌山冬令营”等滑雪度假产品,将冰雪“流量”转化为文体旅融合的“留量”。
人才培养助力产业发展
在“冰雪经济”发展的热潮下,高技能滑雪人才成为冰雪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0年,我省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冰雪项目运动员、教练员培养计划。同时,加大冰雪项目选材力度,逐步建立年龄层次衔接、项目结构多元、训练规模合理的后备人才队伍。
近年来,在我省各级组织的培养下,我省滑雪健儿也在各类竞技比赛中破冰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4年,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陕西冰雪健儿取得了10金3银6铜的优异成绩。今年开年以来,我省冰雪健儿先后获得雪橇世界杯资格赛男子双人雪橇冠军、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赛混合团体冠军,为国争了光、为省添了彩。
与此同时,我省还积极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冰雪运动技能水平,培养青少年滑雪后备人才。
自2024年起,西安热雪奇迹就组织专业人员,积极走进全市小学、中学、高校普及滑雪运动知识,并通过邀请学生到雪场体验滑雪运动、与学校联合组建校队的方式,培养滑雪竞技储备力量。
记者从西安热雪奇迹了解到,目前,西安热雪奇迹已走进校园普及冰雪运动20余次,成立了近10家校队。在“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室内滑雪联赛·西安站”中,多个校队摘得奖牌。同时,一些小队员也在省内外比赛中多次摘金夺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