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璐)10月11日,省慈善协会召开2025年“乡村振兴·大爱三秦”互联网公益活动阶段总结会议,对网络众筹专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回顾,推广先进市、县(区)工作经验,分析活动开展态势,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发动。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作动员讲话。省慈善协会领导张文亮主持会议。
吴前进表示,各市、县(区)慈善协会要认真学习借鉴成效显著县(区)的基本经验。活动开展30天以来,商洛市镇安县、榆林市榆阳区等8个市、县(区)通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深入基层落实工作,广泛宣传动员、重点突破,建立线下激励机制等方式,众筹资金达百万元,成效显著、全省领先。此次活动时间截至11月20日,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各县(区)慈善协会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与部门配合,借鉴成功县(区)经验。要动员重点区域群体,聚焦乡村振兴项目,深入基层动员培训,重点发动六个群体“一起捐”。要发挥示范作用,各部门、各单位集中组织捐赠,发动社会各界“一起捐”。
“‘乡村振兴·大爱三秦’互联网公益活动是我们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全省性重大慈善活动,对每个慈善协会的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吴前进要求,各市、县(区)慈善协会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举全会之力打好这一场硬仗。要依法依规开展,规范运作,坚持自愿无偿捐赠原则,加强项目监管评估,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以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力量。
张文亮要求,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联系社会各界的优势,动员爱心企业和人士踊跃参与捐赠,各副会长要立即带队深入分包市、县(区)督战,对市、县(区)慈善协会进行再动员、再培训;分管领导和网信部成员要对今年市、县(区)的筹款情况深入分析研判,对具有潜力的县区要深入挖掘,实施重点突破,以期达成预期效果。要严格按照慈善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及腾讯平台规则规范运作,坚持自愿捐赠原则,确保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会后,全体与会人员进行现场捐赠,大家在踊跃捐赠的同时,广泛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参与爱心捐赠。据统计,截至10月11日下午4时,省慈善协会机关已组织捐赠13.24万元。
据悉,2025年“乡村振兴·大爱三秦”互联网公益活动开展视频动员启动会和“数字强基计划”培训会后,自9月11日开始,全省有108个市、县(区)慈善协会和8个社会组织参与,在线发起众筹项目183个。截至目前,全省共有91.3万人次参与爱心捐赠,线上众筹资金758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