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李荣)9月22日,以“保护古树名木 传承生态文明”为主题的2025年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在宝鸡市凤翔区启动。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和文化传承水平,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良好氛围。
活动中宣读了古树名木保护倡议书,与会人员观看了省、市、县三级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展板,通过发放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宣讲古树名木保护知识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护树理念,动员全民行动,传承生态瑰宝。
陕西是古树名木资源大省,现有古树名木72.73万棵,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散生1.14万棵、古树群271个71.59万棵。全国5棵树龄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均在陕西。近年来,我省制定印发了《高质量推进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方案》,编制实施《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启动《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全面加强全省古树名木分级分类保护,为守好中华民族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