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的古城西安,一年一度的“委员活动日”如期而至。9月19日、21日,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以“聚焦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政协智慧力量”为主题,组织部分委员和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先后走进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和关中书院开展“委员活动日”活动,通过实地调研与文化交流,深入探寻文化产业发展脉络,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9月19日上午,大家走进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启文化产业调研活动。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窗口,近年来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全民美育教育普及。”省政协委员、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王潇介绍了博物馆有关情况。
随后,大家走进“从石间到纸上——唐代石刻拓本书法研究与创作展”展厅。“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座高峰,其书法成就影响了后世千年,本次展览展出唐代石刻书法拓本110余件,生动展现了唐代书法多元共生的艺术风貌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策展人降金晶为大家介绍展览的特色和策划理念。
走在展厅,一幅幅拓本或遒劲有力、或灵动飘逸,将唐代石刻的雄浑与书法的韵味完美融合。大家细细端详着每一件展品,时而俯身观察拓本上的细微纹路,时而与身旁人交流心得。
“这些拓本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研究唐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省政协委员、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肖峰感慨道。
展览的结尾处设置了拓印体验互动区,大家在拓印项目非遗传承人康胜利的指导下认真观摩学习。
省政协委员、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总编辑马可为说:“建议各大博物馆多开展此类体验活动,通过‘零距离’接触激发学习兴趣,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传承。”
参观完展览,大家来到省美术博物馆一楼的“千色之域——敦煌壁画XR数字体验展”,通过XR(拓展现实)技术穿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沉浸式返回1600多年前的敦煌。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文旅产业正迎来变革升级。建议进一步加大文旅产业与科技融合的力度,打造更多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项目。”省政协委员、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昌博说。
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的调研,让大家感受到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的创新思路。接下来的书香之约,则将视角转向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表达,以诗为媒讲好陕西故事,延续对陕西文化强省建设的深度探索。
9月21日,作为“委员活动日”的另一项“重头戏”,“以诗为媒讲陕西故事——《三秦吟歌》读书会”在古色古香的关中书院举行。委员们与多位文化学者齐聚一堂,通过诗词研讨、唱诵与交流等方式,在诗词的海洋中感受陕西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
在备受关注的研讨环节,著名作家、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著名文化学者、省文联原副主席肖云儒,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孟建国,省诗词学会会长、西北大学教授刘炜评四位文化名家,围绕诗词创作和《三秦吟歌》背后的故事与现场观众进行深度交流,分享各自独到的文化见解。
“龙门人中龙,一跃贯苍穹。”研讨刚落幕,朗诵家陈钢、肖莉以一首铿锵有力的《太史公歌》拉开唱诵环节的序幕,瞬间将读书会气氛推向高潮。随后,多位朗诵家与歌唱家轮番登场,演绎了多首《三秦吟歌》中的代表诗词,用声音赋予诗词新的生命力,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反映时代、社会和文化的窗口。作为政协委员,我习惯将调研中的所见所闻、生活中的观察思考融入诗歌创作,用文字记录三秦大地的发展变化,传递陕西文化的魅力。”《三秦吟歌》作者,省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陈俊哲在读书会上分享了创作初心。
“本次读书会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省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高中印表示,今后将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活动,更好地引导委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履职能力和本领。
(记者 杨小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