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马尤翼 文/图
这两天,不少西安的中老年潮人在社交平台晒出攻略——中医诊脉、穿戴机器人变身“钢铁侠”、睡个智能床……解锁科技范、文化味、旅居潮等多种养老体验送到家门口,为银发族清晰勾勒出一个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的“银龄未来”。
9月19日至21日,以“秦系银龄 怡养长安”为主题的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在西安举办。
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这届西安老博会宛如一场盛大的“华山论剑”,吸引了500余家国内外传统巨头与行业新锐同台竞技,展现着从“老有所养”向“老有智享”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本届老博会的重头戏,“银发科技”成为现场最大的看点之一,在智慧养老展区,机器人同台竞技,各显神通。一进展馆,会握手打招呼的机器人成为最热情的“迎接者”,此处也成了竞相合影的“打卡点”。
舌象、面诊、推拿、热敷、艾灸……科技为传承千年的传统医学找到标准化载体,“中医+AI”的大健康智能产品始终是观展者争相排队体验的“香饽饽”。
小理家AI智能理疗机器人的展台前人头攒动。据销售经理王磊介绍,机器人将专业级理疗技术、智能传感和仿生学技术相结合,用中式康养手法,囊括8种个性化理疗套餐,解决亚健康人群酸胀、寒湿、散寒等多个痛点。
刚体验完腰部推拿的市民王阿姨一边活动着腰肢,一边笑着说:“没想到这机器人按摩的穴位很精准,做完后整个身体轻松不少。”
和来展馆追求新奇体验的中老年人不同,有的人带着实际问题来展会寻求思路。坐着轮椅参观的65岁的朱先生和老伴一起辗转多个展台寻找“目标产品”。
一款“即穿即走”外骨骼机器人吸引了朱先生的注意,这款来自深圳肯綮科技有限公司的外骨骼机器人曾助力无数游客登顶泰山,在社交媒体上“火爆出圈”。工作人员将产品在朱先生的腰部固定好,在他的双腿绑上轻质合金支架,整个穿戴过程不到1分钟,原本抬脚费力的朱先生竟能平稳地迈出步伐,走了几十米也不停歇。
“就像有人抬着我的腿走路,但是设备却特别轻,真没想到机器人这么快就造福我们普通患者了。”朱先生激动地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外骨骼机器人采用轻量化合金材质,主机重量仅1.8公斤,售价不足万元,已广泛应用于助行康养领域,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高运动能力,走出户外,重新融入社会。
从“实验室”到“床边”的距离不断缩小。本届西安老博会首次设立“科创成果路演”专场,从西安交通大学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智能陪伴系统”,从陕西省人民医院的“可控压力灌肠装置”到多家企业推出的“AI能力评估系统”“助行机器人”“中医智能灸疗设备”……这些成果覆盖了康复护理、健康监测、生活辅助、心理陪伴等多个维度,勾画出一个更加智能、精准、人性化的养老服务新生态。
据悉,2024年以来,省民政厅联合多部门出台6项智慧养老政策文件,征集了14个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应用试点,推动13家金融机构授信1165亿元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政策、资本、技术、市场“四轮驱动”,正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普及。
智能大健康的适老产品,让服务生态从单一照护转向全场景生命质量提升。旅居康养这一新兴养老模式也在本届老博会上打造出沉浸式消费场景,成为现场另一大焦点。延安红色圣地、汉中“小江南”、商洛生态康养……展馆内,各地各企业依托其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推出了多种融合生态旅游与健康养老的服务项目。
在福乐康旅行社展区,“花甲少年的旅行乐园,乐游慢享看世界”的宣传语引来众人围观,搭配着秦岭、太白山、金丝峡等陕西知名康养旅游的实景照片,穿着橘色活力马甲的旅游管家扬子正耐心地为观展者讲解旅居康养产品——从“秦巴山水2日游”到“最美南北疆16日游”,云南、海南、福建、广西等5个康养基地随意挑选,这个2025秋冬旅居计划让刚退休的秦阿姨心动不已。
“我看没有隐性消费,旅居线路月月更新,每日行程中的康养环节有太极教学、理疗体验、傍晚徒步等,性价比高,我们这些中老年人真赶上好时候了。”秦阿姨感叹。一会儿她还要到老年文化展演舞台看表演,在银龄服装体验区穿汉服,感受过瘾的“老年盛会”。
刚免费领取了一套包含养老服务、心理关怀、康复护理的老年文化系列图书,来自咸阳的李万全注意到旁边伫立着一辆“康养”房车,小型露营帐篷和休闲桌椅,搭配“和老伙计聊旅居,约着去旅行”的宣传语,瞬间勾起了他的兴趣。
这个充满神秘的“房车露营康养体验区”由陕西省旅居康养产业协会打造。陕西省旅居康养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往届不同,本届老博会,协会严选全省6家旅居基地已达成合作,聚焦陕西优秀旅居养老试点县(区),定制了历史探秘、生态疗养等多条主题线路,用户通过小程序可一键完成预约报名,每车均配备专业随车医生和急救药品,让更多中老年人畅享“指尖上的品质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