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盟陕西省委会
中小企业是西咸新区建设秦创原总窗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等措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但仍面临政策精准度不足、融资渠道狭窄、创新资源对接不畅、专业化服务短缺等问题。
为此建议: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定位,以政策集成、生态优化、服务升级为抓手,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领军企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构建梯度化政策支持体系。制定“西咸新区优质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建立“科技型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四级培育库,按企业成长阶段给予差异化支持。
二、创新科技金融支持机制。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功能,扩大西咸新区科创担保基金规模,建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试点“技术流”评价体系,将企业专利数量、研发投入等纳入授信评估,推广“秦创贷”“人才贷”等特色产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设立西咸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登陆“秦创原板”区域股权市场。
三、深化秦创原资源赋能。构建“企业需求-高校供给”对接平台,在秦创原总窗口设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推动高校实验室向中小企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