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9月18日 星期四
第02版:协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聚焦生态价值实现 做好“两山”转化大文章

——商州区政协十五届十七次常委会会议小记

□ 记者 寇静

围绕“做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助力‘十五五’规划编制”议题,9月12日,商洛市商州区政协召开十五届十七次常委会会议,立足商州生态优势,深入探讨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与举措,为商州未来绿色发展、特色发展与安全发展汇聚智慧、描绘蓝图。

聚焦生态价值实现存在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困境,会前,区政协通过举办专题业务知识培训、实地视察、走访座谈、协商调研、数据分析等形式,对全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现状与问题开展了系统调研与分析,助力委员更好地围绕“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推动‘两山’转化”建言献策。

会议听取了区政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推进情况通报,以及区政协调研情况说明。区农业农村局、文旅局、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局商州分局分别介绍了各领域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进展与成效。

商州区生态禀赋优越,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调研组建议,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绿色发展定位,科学谋划产业布局,绘制生态资源“一张图”,为项目招商选址、产业布局提供GEP数据支撑,严控GEP负向开发项目,确保生态增值与产业增效协同推进。

自2024年商洛市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以来,商州区在VEP试点项目推进、林业碳票兑现、发放“生态贷”等方面开展了多元探索,成效初显。

“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核算标准不统一。”寇明涛委员建议,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中设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研究中心,整合科研资源,尽快制定出一套科学、统一、可操作的核算标准体系,为绿水青山“合理定价”,摸清生态家底,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马志高委员建议,健全环境权益交易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林权抵押、碳汇质押等融资产品,推广EOD等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完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流域间、企业间横向生态补偿。

陈彦斌委员建议,抢抓政策机遇,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训等方式,着力构建“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实践锻炼+异地交流”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基层干部在GEP核算、生态项目策划、品牌运营等方面的能力,打造懂生态、懂市场、懂路径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能孤立进行,必须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王彦锋委员建议,在“十五五”规划中,要以“生态+”为核心,制定鼓励生态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生态与农业、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完整、品牌突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基地和项目。

“目前生态产业项目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王鹏委员建议,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生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为生态产业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同时,设立生态金融风险补偿基金,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顾虑,鼓励其积极参与生态金融服务。

苟洁委员建议,打造张峪沟“全国乙级民宿”,在蟒岭绿道举办多元赛事,串联民宿、“龙虾小镇”建成特色线路,持续打响“22℃商洛·商州康养”品牌知名度。同时,开发森林碳汇体验项目,设置碳汇科普展板、组织林间碳汇测算小活动,让游客在休闲中了解碳汇知识、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要积极向上级汇报对接,争取国家及省级更多的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支持;要围绕打造新材料、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在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提升经济效益等方面持续发力……

在听取了委员们的发言后,区政协主席闫争民表示,此次专题协商会,是区政协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协商,凝聚了各方智慧和力量,为商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了思路、贡献了力量。区政协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关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跟踪协商成果转化落实,为“十五五”时期深化生态价值、实现商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