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满淑涵)9月5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科普月陕西主场活动在西北大学举行。
活动现场发布了陕西省科协AI科普官“秦小普”、全省高校企业科普场馆开放月活动信息和10条科普研学路线,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宣传展、陕西省野生鸟类保护科普展、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暨“典赞·科普三秦”优秀科普人物风采展、陕西省青少年优秀科幻画展,并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互动体验活动。西北大学博物馆还在现场展示了50余件秦岭造山带岩石、矿石、化石标本以及昆虫标本,陕西科技馆带来了《流体力学奇趣课》《不可思议的纸》等优秀科学实验课。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将每年9月设立为全国科普月。据了解,今年全国科普月期间,陕西采用“1+4”活动模式,营造“周周有主题”“天天有科普”的氛围。其中,“1”代表主场活动,“4”分别为前沿科普、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科幻、联合行动四大主题科普板块系列活动。全省将有700多家单位围绕卫生健康、食品安全、航天航空、应急科普、生态环境、农业科技、防灾减灾、数字素养等领域举办3000余场次科普活动。市民可走进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多家高新企业的62个科研场馆、实验室、博物馆,体验风洞实验、地球演化探秘、标本制作、智慧水利演示、航天育种、轻工业发展历程等项目,还有机会与科学家、工程师面对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