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第04版:质量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法治温度暖蓝田 服务群众“零距离”

——蓝田县司法局以“AI+普法+调解”赋能民生保障

趣味普法守护“夕阳红”


连日来,蓝田县司法局通过推出智能法律服务产品、开展针对性普法活动、创新基层矛盾调解模式,将法治服务融入民生细节与基层治理全过程,切实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构建平安和谐蓝田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AI司小宣”惠及千万群众

8月26日,由蓝田县司法局主导研发的产品——AI数字政务员、公共法律服务版“AI司小宣”正式登陆“i西安”平台。“AI司小宣”刚上线就获得热搜应用第一名,自此将为西安市1300万人口继续提供优质的智能公共法律服务。

自去年10月上线至今,“AI司小宣”产品已安全稳定地试运营300余天。群众可登录西安市司法局官方小程序或公众号,通过语音输入、文字输入、图片上传等方式,与“AI司小宣”互动,获取想要的公共法律服务问题及答案。

借助线上AI技术,该产品不仅实现了基层普法与公共法律咨询效率的双重提升,还为偏远山区的百姓提供了“方言对话、一聊一问、足不出户、AI普法服务到家”的便利,同时还有效提升了基层普法公务系统的效率、服务质量及群众满意度。

“AI司小宣”通过全部国产化的先进创新技术手段,能够准确理解需求,链接到合适的咨询资源,从而更迅速、更精准地回应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所需所盼,让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都能够享受到AI的便利,为法治社会建设注入新质生产力。

2024年10月18日,“AI司小宣”1.0版本试运行后,成功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

今年7月12日,“AI司小宣”2.0版本顺利迭代更新,8月26日正式登录“i西安”综合服务平台。在此过程中,西安市委网信办、西安市数据局、西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蓝田县委网信办、蓝田县数据和行政审批服务局等单位非常重视“AI司小宣”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积极帮助“AI司小宣”接入“i西安”数据底座。蓝田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诚邀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积极应用,帮助“AI司小宣”更快成长。

趣味普法守护“夕阳红”

暑热渐退,微风送爽。9月1日,蓝田县天鹅湖法治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蓝关街道天鹅湖社区的“微光如炬”志愿服务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蓝田县司法局蓝关司法所根据活动人流特点,聚焦现场老年群体,为老人们送去一份夏末的“法治关怀”。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发放反电信网络诈骗、禁毒知识等普法资料。印有“法治蓝田”一码通二维码的宣传袋和围裙等宣传品,成了最受欢迎的“法治礼物”,很快被领取一空。“小风一吹有点凉,今儿个咱来撒点糖,是啥呢,我们一起来学习预防电信诈骗啦……”蓝田县司法局普法宣传队员们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改编成节奏明快、押韵顺口的快板词。清脆的快板声响起,迅速吸引了众多银发“粉丝”,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比光发宣传单有意思,还好记!”一位大爷乐呵呵地为活动点赞。

此次普法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切实提升了辖区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的法治素养,为构建平安和谐蓝关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新乡约助力基层治理

近日,蓝田县孟村镇郗家街村村民刘某与郗某因房屋之间一处闲置地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矛盾一度激化。蓝田县司法局孟村司法所工作人员运用《蓝田新乡约》的优秀传统文化智慧,耐心进行调解,最终让双方握手言和。

据了解,这处位于两家房屋之间的闲置地,长期以来被双方用来堆放杂物。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对土地的使用权产生分歧,从最初的口角争执逐渐升级为激烈争吵,邻里关系变得紧张,刘某遂向蓝田县司法局孟村司法所寻求帮助。

司法所工作人员接到求助后,联合镇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勘察,明确闲置地为村集体所有,并非个人财产。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简单地以法规“定分止争”,而是创新性地引入《蓝田新乡约》中的“礼俗相交”“过失相规”等理念,耐心引导。

“咱郗家街村历史悠久,深受红色文化熏陶,一直提倡‘文明和谐’,讲究‘远亲不如近邻’,为这点地伤了和气不值当;新乡约里也说,‘集体财产要大家护’,要是人人都占一点,村里的规矩不就乱了?”

在工作人员一番情理结合的劝说下,双方逐渐冷静下来,认识到: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和睦的邻里关系才是根本。最终,双方自愿签订调解协议,承诺限期清除各自在闲置地上的物品,恢复土地原貌,并交由村委会统一管理。一场可能升级的邻里纠纷在德法融合的调解下圆满解决。

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更展现了《蓝田新乡约》等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孟村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主动联合辖区派出所、村组、网格员等各方力量,继续践行“枫桥经验”,将“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建设和谐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