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洋 整理
【新闻回放】随着新一年高校录取工作相继开始,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也竞相上新:有的用一盏书灯照亮历史画卷,有的以“‘天大’好事”的谐音梗传递喜悦,有的将非遗潞绸融入校庆设计,有的甚至把新生名字送上太空……
网友观点:教育的力量从来不在物质形式的奢华,而在于精神内涵的丰盈。让录取通知书既能够保持简约庄重的本色,又能传递出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才是教育者智慧的真实体现。毕竟,大学的尊严不在于它发出了多么华丽的邀请函,而在于它能为求知者提供怎样的精神家园。
网友观点:一封有创意和时代内涵的录取通知书,不仅是向社会展示学校形象的“文化名片”,更散发着家国情怀。它能帮助学生与学校产生情感连接,激励他们意气风发地迎接大学生活。希望越来越多的高校能注重这份“仪式感”,让步入大学殿堂的学子们对未来多一份自信与笃定。
【新闻回放】近日,有网友发帖称,12306官网旅客出行指南注意事项中指出:由于旅客列车车厢属于封闭空间,为确保旅途环境良好和空气清新,乘车期间请勿食用榴莲、方便面等气味浓重的食品。迅即,该话题引发热议。
网友观点:高铁不让吃方便面何不换个角度看,为何大多数旅客宁愿选择方便面充饥?答案不外乎高铁餐食供给需要一场结构性改革,强化优质供给、做到物美价廉、打造“美食高铁”,让旅客不再依赖方便面充饥,那么相信也不会有人还背负着“方便面行囊”登上“诗和远方”的旅途。
网友观点:高铁的服务品质提升,更应体现在对乘客实际需求的精准回应上。唯有打破餐饮供给的固化模式,让乘客在旅途中既能吃得起、吃得好,又能自主选择合心意的餐食,才能让高铁出行的体验更贴合大众期待,让每一段旅程都更显温度。
网友观点:此次高铁“泡面之争”表面是饮食问题,实则是公共服务如何更好满足大众需求的深刻命题。破解这一难题,不仅需要管理智慧的提升,更需要服务理念的革新。通过构建多元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服务体系,完全可以在保障公共环境的同时,让每一位乘客都能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的餐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