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寇静 通讯员 杨柳
为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抢抓新媒体发展红利,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15日,洛南县政协召开十届十四次常委会会议,与会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代表围绕“新媒体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议题积极协商建言。
为开好此次会议,会前洛南县政协成立调研组,深入新媒人罗婵直播室、四皓街道柳林社区、县便民服务中心和县洛味缘电商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电商直播带货、依托新媒体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和数字化便民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洛南县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县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领域,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达4.99亿元、农产品销售额达1.92亿元,带动就业人数逾千人。
“看到机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新媒体赋能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洛南县副县长王志博说,目前县域新媒体人才匮乏、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意识不强、物流配送体系存在短板,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媒体电商业务的发展。
人才是新媒体发展的核心要素。调研组建议,要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培育工作机制,与高校、新媒体集团合作,定向培养适合县域发展的新媒体人才;建立县域新媒体专家库,聘请行业专家、平台负责人等担任顾问,提供智力支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落实创业扶持和流量补贴政策,加强对本地农民和企业员工的新媒体技能培训,让更多人参与到新媒体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来。
“2024年,我们累计组织企业参与第六届双品网购节等大型活动20余场次,参与企业达300余家,进一步拓宽了县域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了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洛南县国资委副主任常峥嵘表示,将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知名电商展会、展销、选品活动,继续探索跨境电商发展新模式。
洛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卢平建议,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配送网络布局,建设县域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仓储物流、品控溯源、品牌包装等一站式服务,鼓励物流企业开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模式,降低物流成本。
“去年每天有94.8万件农产品通过直播销往全国,农户平均收入增长30%。”王青委员建议,要聚焦本地优势产业,构建“新媒体+产业”融合生态,推动新媒体与特色农业、文化旅游、手工制造、非遗传承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樊琳委员建议,应借助外地成功案例,成立“县新媒体或自媒体协会”,改善硬件环境,为新媒体创作提供物质基础保障,帮助自媒体创作者拓展广告植入、知识付费、电商带货、IP授权等多元化收入来源。
“一部手机、一个账号,不仅能记录乡愁,更能成为连接山乡与外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新桥梁。”自媒体创作者代表薛超希望能成立洛南县自媒体(电商)联盟,建立洛南县乡土素材共享云库,设立洛南县乡土内容创播激励基金,吸引更多人关注洛南、投资洛南、消费洛南。
洛南县文旅局局长刘涛表示,应以“汉字之源”为主线,充分挖掘县域文化旅游资源,与新媒体企业合作,策划开发更多具有创意的文旅产品和项目,如沉浸式旅游体验、线上文旅直播等,提升县域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大家的发言站位高、思考深、建议实,希望相关部门认真梳理、充分吸纳宝贵建议,将协商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洛南县政协主席李江峰表示,县政协将持续跟进监督,组织委员深入调研,搭建好政府、部门、企业、委员之间的沟通桥梁,共同为新媒体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