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斌 通讯员 靳天龙
6月的晨雾漫过秦岭山脊,洛南县巡检镇黑彰村的坡地还沾着露水。村民李爱花蹲在五味子架下,指尖拨开层叠的绿叶,露出掩映其间的幼果,“别看现在果子还泛青,去年这片坡地给家里添了八千多块哩!”
在她身后,500亩五味子园织成连绵绿毯,藤蔓顺着水泥架攀缘而上。不远处的150亩天麻基地里,松针覆盖的菌床静待丰收。
“当年说要在这荒坡地种药材,好些人直摇头。”黑彰村党支部书记马会平说。2017年,黑彰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零星种植的五味子产业整合升级,由村党支部牵头,把大伙儿拧成一股绳,入股洛南县煜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流转整合撂荒地,几年间便将五味子园规模拓展至500多亩。
“产业园总投资1000万元,集中药材加工、生态种养、旅游康养于一体,咱们黑彰村的五味子、天麻,以后要变成精制药材、养生食品,端上城里人的餐桌!”洛南县煜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向民说,“我们通过集约化管理,产品直供亳州、上海,这些曾经的撂荒地,如今每亩产值超2000元。”
在黑彰村另一片山坡上,150多亩天麻种植基地绿意盎然。马会平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账:“土地流转挣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入股还能分股金——这叫‘一地挣三金’!去年带动100多户,户均增收超过8000元。”
从前村里留不住年轻人,常被四邻八村笑话,如今返乡青年都抢着加入合作社。马会平说:“产业扎了根,人心就稳了。咱这山沟沟里,也能长出金灿灿的好日子!”
沿着产业路走进村庄,白墙黛瓦的民居掩映在绿荫里。近年来,黑彰村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农房美化,曾经脏乱的村道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景观带。初夏的风掠过新栽的紫薇树,送来阵阵清凉。
“我们把中药材作为首位产业,天麻种了920亩,连翘、猪苓等2800亩,五味子1800亩,再加上1200亩放心蔬菜,就是要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乡亲们的‘幸福靠山’!”巡检镇镇长汪涛语气坚定地说,“下一步,我们要把‘千万工程’的好经验扎进泥土里,把路修得更畅、把村子建得更美,让巡检镇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