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杨小妹 记者 赵婧
近日,一款名为“撕拉片”的拍照方式在社交平台刷屏,不少明星艺人纷纷晒出撕拉片照片。复古胶片的独特色调、略带颗粒感的画面质感,加上撕开胶片时的仪式感,让“撕拉片”成为年轻人的潮流标配。
撕拉片又被称为即显相片或一次成像片,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诞生。由于拍摄完成后需手动抽出胶片,再剥离正反面,因此得名“撕拉片”。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撕拉片逐渐被边缘化,其生产厂家宝丽来和富士分别于2008年和2016年相继宣布停产。
最近一段时间,在明星效应的带动下,撕拉片相关话题在小红书平台的阅读量达到7.1亿次。“滚雪球”式的流量效应,让逐渐被历史遗忘的“老古董”在社交平台上重新掀起热潮。
据了解,撕拉片相纸的保质期是两到三年。由于停产时间较久,目前市面上的相纸均已过期,库存有限导致相纸价格飙升,成为二手市场的“硬通货”。
记者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搜索“撕拉片相纸”,一盒10张的撕拉片相纸价格在1000元-3000元不等,部分品相较好、生产日期较近的相纸价格则高达4000元。
不少商家看到了商机,将过期相纸包装为“限量收藏品”“过期的浪漫”,用“拍一张少一张”等话术炒高市场价格。一些摄影机构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纷纷推出撕拉片拍摄服务。
5月20日,记者来到西安市和平门附近的一家提供撕拉片拍摄服务的摄影工作室,该店拍摄一张拍立得照片的价格为二三十元,而撕拉片的价格却高达390元。工作人员解释说,最近网络热度攀升导致相纸进价水涨船高,不得不调整价格,从最初的200多元涨到现在的390元。
目前,市场上撕拉片拍摄的价格普遍在300元-400元,部分高端服务价格更高。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00后”西安市民李莫(化名)和很多追逐潮流文化的年轻人一样,喜欢在社交网络分享生活。最近她也拍摄了撕拉片,“很多人觉得花几百元拍一张照片不值得,我却不这么认为。这种独一无二的稀缺性和仪式感是用手机或者数码相机拍照感受不到的。”
“撕开照片的瞬间其实是有点紧张的,因为很贵嘛,万一拍毁了就浪费了。”李莫对当时的拍摄经历记忆犹新,她在社交网站上分享的“拍照攻略”得到不少网友点赞。
撕拉片热度不减,但动辄几百元的价格还是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仿撕拉片”的“平替”产品,即用普通数码照片的拍摄方式,后期处理成撕拉片效果,甚至还可以贴上撕拉片覆膜,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记者咨询了几家拍摄“仿撕拉片”的写真工作室,包括妆造拍摄在内全套价格在百元左右,高性价比服务受到很多年轻人欢迎。
独立摄影师可隆经营着自己的工作室,偶尔也会收藏一些古董照相机。对于这股“撕拉片”风潮,他认为,除了明星效应,一撕一拉之间带来的新鲜感和情绪价值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虽然撕拉片的拍摄体验比较特别,但这种复古的照片风格并非不可替代。如果喜欢不同于数码相机的胶片质感,可以选择价格更为合理的拍立得相机或者一次性胶卷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