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洋 整理
【新闻回放】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公示期截至6月7日。目前,新能源汽车广泛采用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操作复杂且可靠性不足,存在逃生救援风险,这次工信部征集意见,意味着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将迎来系统性的规范,从而更好保障用车的便利和安全。
网友观点:从车门把手到辅助驾驶,从续航标注到电池安全,监管风暴正重塑行业规则,倒逼企业重新评估“科技感”与“安全感”的权重,让产品设计回归以人为本的初衷。对于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新能源车产业而言,唯有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融入技术基因,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网友观点:隐藏式门把手可以有,但要保证安全,这反映出监管部门正越来越重视智能汽车的安全性问题。汽车车门把手标准不仅是技术问题、设计问题,更是安全问题。造车的底线是安全,规范隐藏式车门把手,为的是让安全问题不再“隐形”,不能把“好看”凌驾于“好用”之上。
【新闻回放】近期,一些网络账号以滥用AI技术、嫁接拼凑等方式虚构突发案事件、编造公共政策、捏造社会民生领域谣言,误导网民认知,造成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网信部门指导网站平台持续加大监测和处置曝光力度,及时溯源并关闭谣言首发账号,累计处置相关违法违规账号2210个。
网友观点:网信部门的这次处置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关闭了多少账号,而在于重建了怎样的信息伦理与认知秩序。在技术与谎言的合谋面前,每个公民都应成为“真相守护者”,要常持理性之心,守住真相的底线。毕竟,在AI重构的数字宇宙里,清醒的认知能力才是守护文明根基的“超级算法”。
网友观点:机器永不眠,科技无止境。有人因“AI主播”“AI医生”“AI公务员”“AI面试官”的上岗而倍感焦虑,但更多人深信人文关怀、复杂决策、价值判断等领域“人”的独特力量。抛开科技伦理与未来畅想不说,要让新一轮技术革命真正驱动世界的发展,我们不妨从“小处”做起:站在信息安全的高度,用行业自治与监管执法的双向力量,尽责尽力地为AI信息库激浊扬清、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