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白瑶 文/图
桥山毓秀,沮水钟灵。每年清明节,海内外中华儿女聚集黄帝陵共同缅怀人文初祖,传承千年根脉、守护中华文明。
4月4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结束后,海外侨胞代表来到“侨胞林”,将一棵棵连根柏种植在桥山之上,让春日的桥山更显绿意盎然。
植树现场,第一次参加植树活动的斐中友协主席武芳芳手持铁锹开挖苗坑,与其他侨胞合力将柏树栽种在土壤中。
“植树活动对我们侨胞来说意义重大,每一位侨胞都十分眷恋故土,希望能寻根问祖。今天在这里种下这棵小树苗,相当于种下了我们的‘根’,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武芳芳说,“将来有机会一定会回来再看看这棵树苗,希望它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
这次专程从意大利回来参加典礼的意中贸易促进会理事长郑瑜和妻子种完柏树苗后,二人头上已挂着细密的汗珠。
“植树亦是植心,只有用心培土、浇水,小树苗才能长得挺拔直立。只要树在、根在,我们的思念和牵挂就在。”郑瑜说,“刚才注意到,前几年侨胞们种下的树已经长高了一点,希望这棵树也能快快长大。”
挥锹培土、扶苗填压、提桶浇水……植树现场,侨胞们齐心协力,让一棵棵小树苗“安家落户”,迎风挺立在“侨胞林”,为桥山增添了一片新绿。
说起植树活动,身为咸阳礼泉人的法国陕西总商会执行会长卢凯华告诉记者,中学时他曾参加学校组织的唐昭陵植树活动,至今记忆犹新。
“植树是寄托哀思、缅怀逝者的一种方式,在桥山上植树,这是侨胞们表达保护祖陵、崇敬人文初祖之情的方式,希望这种活动继续开展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生生不息、从未断绝的情感根脉,让桥山每年‘添新绿’。”卢凯华说。
自2019年成立以来,法国陕西总商会作为连接中国与陕西的重要桥梁纽带,促进了陕西与法国在经贸、商务、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植树活动结束后,谈及未来打算,卢凯华说:“我会带着从这里获取的精神力量,继续推动陕西与法国的人文交流,尤其是两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
“你们看,这是我去年栽种的树,现在长高了不少。”刚到植树现场,省政协委员、省侨联常委李玉侠指着不远处的柏树高兴地向大家分享。
第五次参加植树活动,李玉侠植树的热情和干劲不减。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在此植树如同为五千年文明续写年轮,每年在这里种下柏树,过几年这些柏树新枝叠翠,就好像文明的血脉经过我们的双手实现了传承发展,希望桥山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努力下变得更加郁郁葱葱。”李玉侠说。
在海外生活20多年,植树后,澳大利亚昆士兰华人联合会主席马连泽有了更深的感受。
“在国外生活的时间越久,对故土的想念愈深,对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理解更浓。今年来到这里植树,种下的不仅是每一位侨胞的‘根’,更是中华民族的‘根’,每一位海内外中华儿女都要守护和传承好中华民族的血脉。”马连泽说。
植树活动结束后,沿着台阶逐级而下,两侧的新老柏树连荫成片,见证着无数海内外中华儿女慎终追远、溯源寻根的瞬间。
“虽然我们海外侨胞身处世界各地,但根永远在这里。”苏里南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会长何振雄说,以后打算带着子女来这里寻根溯源,让下一代记住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