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4月07日 星期一
第04版:社会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溯源寻根 逐梦新程

——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侧记

□ 记者 唐冰 白瑶

春景交至,天地清明。4月4日上午,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桥山之上又一次迎来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共缅初祖功业、共祈民族复兴。

晨曦微露,桥山脚下薄雾氤氲。上午9时许,序礼执事宣诵典前祝文。在庄穆的音乐声中,前来参加公祭典礼的各方宾客至诚至敬,穿过轩辕桥,登上龙尾道,进轩辕庙山门,在轩辕广场指定区域列队肃立。

“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已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文化桥梁,既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儿女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第一次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澳门西安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周志辉多次表达“激动又荣幸”。

公祭典礼在有“九五之尊”寓意的9时50分正式开始。全场肃立,击鼓鸣钟。

鼓音雄宏、钟声悠远,象征着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先祖无限崇敬之情的34通鼓声和9响钟鸣,响彻桥山沮水间。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120名身着礼服的男女合唱队员与120名身着民族服装的少年儿童组成肃穆庄重的合唱方阵,一曲《黄帝颂》表达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人文初祖的崇敬与感恩之情。

随后,参祭人员敬献花篮,以表慎终追远。

“敬献花篮的过程中,我脑海中浮现出在轩辕黄帝的影响下,中华文明历经千年风雨而坚韧发展的画面,这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作为港澳同胞代表敬献花篮,省政协委员、香港台湾商会会长黄展建难掩激动之情,“黄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筑梦、铸魂的民族圣地,具有一种跨越时空和地域的凝聚力。未来,我会以黄帝文化为核心,推出更多以黄帝陵为目的地的研学项目,深化香港、澳门和台湾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向世界传递黄帝文化中所蕴含的‘和合共生’理念,在世界舞台上传播好‘中国声音’。”

“非常荣幸能作为奥运会冠军代表参加公祭典礼,并敬献花篮。”巴黎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冠军刘宇坤说,“参加公祭典礼让我有一种很强烈的归属感,众多海内外中华儿女跨越山海齐聚于此,这一盛大场景让我对团结之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身为青年一代,我们理当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积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新时代,新质创;良策出,良政畅;百舸争,百业旺;兆物丰,兆民康。”“秦创之原,成势见效;三项改革,智火雄燃;产业跃迁,扩群拓链;丝路又繁,班列笛喧。”……

当“伏惟尚飨”的诵念声回荡在祭祀广场时,中华儿女彼此呼应的心声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亦在此间流淌。

“祭文重在体现颂扬黄帝功德、追溯民族历程、突出当代成就、实现祖国统一等思想,听后既感怀人文初祖黄帝,又振奋了精神。相信在场的每一位中华儿女在缅怀人文初祖的同时,奋斗新征程的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前马来西亚—中国商务理事会主席李金友说。

“以前只在网络上看过典礼的视频,此次亲身参与公祭活动,看到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齐聚一堂,共祭轩辕黄帝,我真正体会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血脉相融、情感相亲,有一种归根的感觉。”香港台湾商会副会长林青说,“希望未来能将黄帝文化推广宣传给更多青少年,让香港、澳门和台湾的青少年亲身体验公祭典礼,传承和弘扬黄帝文化。”

盛大乐舞告祭后,一条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金色飞龙”从祭台中心盘旋而起、昂首腾飞,激励中华儿女勇毅前行。

“龙腾四海,福耀九州!”现场亲眼看到飞龙腾空而起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黄陵苹果试验示范基地负责人李兴年在朋友圈写道。

在5年前的一次全省果业培训会上,长期深耕苹果产业的李兴年偶然了解到黄陵县欲邀请专家指导建设苹果示范园,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于是,李兴年毅然北上,在黄陵县建立现代化苹果产业园区。

“希望这条龙能够庇佑黄陵县的苹果产业,让苹果成为黄陵百姓的幸福果,也希望借着每年清明公祭黄帝陵的机会,让更多海内外中华儿女关注黄陵县苹果产业和其他产业发展,助力黄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李兴年说。

“作为炎黄子孙,第一次参加公祭典礼,体内中华之血因站在这里而沸腾,长期在海外拼搏的心也得到抚慰。”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总会长林福山说,公祭典礼是一场跨越地域、直抵人心深处的灵魂共振,黄帝陵则像一条坚韧而无形的纽带,将海内外中华儿女紧紧相连,自己将把这份感动化作实际行动,积极投身祖(籍)国建设,更好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年年清明祭初祖,今年祭祖情更浓。今年公祭典礼首次实现两岸宫庙同步举行清明祭祀仪式,首次开设台湾同胞专属网络祭拜通道,首次组织两岸大学生联合担任祭祀礼生。这些精心设计的环节,传承了“天下一家”的祭祀传统,彰显了新时代两岸同胞心手相牵、共筑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