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第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柞水县下梁镇老庵寺村见闻

□ 记者 殷博华

阳春三月,万木争春。

3月20日,记者来到商洛市柞水县下梁镇老庵寺村,村里环境优美,亭台楼阁依水而建,一栋栋装修别致的民宿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一群孩子正在文化广场嬉戏玩耍,一幅乡村美、产业兴、村民乐的景象映入眼帘。

曾经,老庵寺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村里改善了人居环境,升级了村卫生室,发展起了产业,把穷山村打造成了群众心中的幸福地。

整治环境提“颜值”

天气晴好时,村口的休闲公园每天都热闹非凡,村民们聚在一起下棋、喝茶,好生自在。

这里曾是一排破旧的猪圈和几间旱厕,散发着刺鼻气味令人难以忍受,尤其到了夏季,周边住户连窗户都不敢开。

2018年,为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村里进行环境整治,拆掉了猪圈和旱厕,将这里改造成休闲公园,种满了花草,栽上了绿树,还安装了路灯和座椅。

“如今,阵阵的花香沁人心脾,不少游客专门来此拍摄打卡。”村民邓英兰说,除了休闲公园,村里打造的“水上乐园”也值得一提。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方便镇上的农户灌溉水田,县上经过科学规划,在老庵寺村修建了一座水库。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村民们开始选择种植小麦、土豆和玉米等农作物,水库逐渐被荒废。

2018年,村子沿着水库修起了垂钓园,建造了亭台楼阁和观景栈道,把昔日荒废的水库,打造成了一座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水上乐园”,并在水库中心建起了一座心形人工小岛“情侣岛”。

“村里还购买了游船,供游客划船聊天赏风景,部分年轻人还坐船登岛拍摄婚纱照。”村民赵志梅说,2024年,村里又铺设了柏油马路,增设了停车位,升级了公共卫生间,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顺应民心办实事

老庵寺村高龄老人居多,大部分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以前,村卫生室缺药少设备,老人们就医必须到镇卫生院,实现“家门口”能就医,一直是大家长期以来的共同梦想。

如今,村里升级了村卫生室办公环境,备齐了治疗基础疾病和慢性病的各类药品,配齐了血压仪等检查仪器,并开通了上门诊疗服务。

村民吴启莲患有高血压,现在只需一个电话,村医便可在10分钟左右上门检查开药。“县医院专家团队还定期进行义诊和健康科普。”吴启莲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服务,就医便捷多了。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号召,村里专门修建了一条5公里健身步道,将村中心一处撂荒地打造成了塑胶健身广场,并在广场旁建起了篮球场,增加了健身器材和儿童娱乐设施,方便村民运动健身,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升了乡村整体形象。

“现在,村民们已经实现了‘家门口’能运动、能就医。”老庵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李小涛说,如今大家的幸福指数还在不断提高。

发展产业奔富路

2019年,村集体成立老庵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土壤和气候优势,引导和鼓励村民积极发展香菇种植产业。

“村里多次邀请专家下田地为村民进行指导,帮助大家升级香菇种植技术,提升产品档次。”香菇种植户李红说,自己靠种植香菇收入翻了番,日子越过越红火,部分种植带头人还盖起了新房,买上了汽车。

2022年,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帮扶下,村里又建起木耳基地,村民们通过在木耳基地务工,每月可以实现稳定收入。

村民陈桂兰之前是一名家庭妇女,木耳基地建成后,她便来此从事木耳采摘、晾晒和打包入库等工作,如今每月收入1700多元。

“目前,村里110亩木耳基地,年可带动周边群众务工超3000人次,户均增收5000元,187座食用菌大棚,可带动村子及周边乡镇70余户村民,年增收4000元以上。”李小涛说,去年以来,村里开始发展民宿产业,鼓励村民自己创业当老板。

记者了解到,村里今年已发展了8家民宿,计划在发展民宿的基础上,创办农家乐、采摘园、咖啡屋等,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