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
第04版:社会 上一版   
上一篇

筑牢“三农”压舱石

——咸阳市兴平市和杨凌示范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观察

□ 记者 张涵博

眼下的三秦大地,春苗拔节、春蕾蓄势,绿野平畴上孕育着新的希望。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近日,省委平安陕西建设领导小组领导成员、省政协副主席李忠民带队在咸阳市兴平市、杨凌示范区调研指导,实地了解当地以平安建设保障“三农”发展的成效。

织密基层治理网

一大早,兴平市西吴街办北马村,几位老人搬上小板凳,在村头闲坐话家常。路面宽敞洁净、树木整齐排列、院落干净有致,勾勒出一幅悠闲的春日剪影。

西吴街道党工委书记颜励介绍:“我们积极探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做到了事前做好德治教化、事中提供法治保障、事后完善长效机制。”

一间挂着“积分超市”“格格工作室”两块牌子的办公室吸引了调研组的注意,“这是什么?”

走进办公室,墙上五颜六色的网格分布图,将全村409户居民划分为11个基础网格。颜励介绍,村里针对“一老一小”为主的常住人口特点,实施四类重点户分级管理:2户特殊人群为红色连心户,每周必访;10户脱贫不稳定户为黄色暖心户,实行双周走访;400余户绿色放心户为月度随访。

“你们现在有什么困难?”面对调研组这个问题,颜励表示,主要困难就是网格员为义务工作,没有工资。为此,村里创办了积分超市,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积分兑换机制,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网格员积累相应积分,并开展小到一支牙刷、大到一台电视的积分兑换活动。

幸福生活要靠腰包鼓、家底厚来支撑。北马村发挥交通便利优势,依托村集体股份合作社,推进“一村一品”生态农业和三产有效融合,通过租赁农户土地400亩、投资310万元建成出菇大棚276座、樱桃200亩的农业产业园,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60余万元,收入用于缴纳全村村民合疗费用、卫生费、水费等,有效带动了产业和经济发展。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几年前还是东一块、西一块的零碎地、撂荒地,现如今,不仅是麦苗旺盛生长的“致富田”“丰收田”,还建成了兴平市汤坊镇上新庄村粮油试验示范基地。

怎么做到的?负责人介绍,为破解农民外出务工、土地撂荒闲置难题,上新庄村“两委”积极盘活农村土地和耕地资源,每5年进行一次土地调整,把闲置土地集中起来,由村委会代为管理,交给合作社统一承包,建设了1350余亩“吨粮田”。

充分发挥上新庄村示范带动作用,汤坊镇在全镇13个村推进土地流转,建成占地3000亩的兴平市汤坊镇粮食单产提升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兴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申磊介绍,以粮食单产提升为目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地力提升等生产条件建设为基础,整建制推动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示范1000亩,设置试验示范80亩,安装田间气象站、土壤监测及病虫害自动化监测设备各一套。基地优质小麦种植率100%,全程机械化率100%,群众科技普及率95%以上;作物病虫害防控农药用量减少25%,肥料减少30%,年平均亩节本增收300元以上。

申磊说:“去年小麦亩产700公斤,玉米产量更高。”

“在合作社统一管理下,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了高水准建设与维护,不仅规划合理、设施完善,日常的管护也细致到位,每一个环节都让农民省心省力。”省政协委员、陕西天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书阳为建设成效点赞。

粮食的产购储加销全链条,既是长而密的产业链,更是环环相扣的安全链。在兴平市西瑞面粉厂生产车间,1000吨制粉生产线正在运转。这里很少见到工人忙碌的身影,从小麦的清理、制粉、配粉到打包,所有生产流程均由机器完成。

“一个班只要3个人就能完成1000吨生产,所有关键控制点都有监控,且都是自动化的。”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日加工小麦约1600吨,产品有60多个种类,9条打包线,日打包能力2000吨,能提供多种规格和材质包装。

确保用种安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种业安全。

立足现代农业“国家队”定位,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勇挑重担,坚持探索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搭平台、建机制,聚要素、强示范,着力重塑现代种业创新生态,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大学为支撑、企业为主体、园区为平台的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种业发展新格局。

2021年,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成立,画出了区校融合、科企融合、政企联动的种业“同心圆”。

从“1997年成立到2020年,通过国审的品种只有14个,2021年开始爆发式增长。你猜我们2024年一年有多少个国审品种?”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马江涛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好奇,“一年间就有17个品种通过国审,主要原因是之前的投入不足。”

在杨凌示范区,育种家们凭借现代化育种技术,全力冲刺育种“加速度”。先正达集团杨凌育种中心科研人员介绍,在这个以玉米育种为核心的研发中心,杨凌中心的育种科研人员借助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从数十万乃至数百万材料中筛选出所需基因。

“当前风投还是在拿着工业的尺子量种业。”杨凌种业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李萍希望能有更多具备耐心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投资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种业企业。在投资项目选择上,不局限于单一项目的大规模投入,而是分散投资,多关注不同的项目,通过更广泛的投资布局,给予种业更多发展机会与支持。

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亚泽认为,种业安全与粮食安全紧密相连。受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可能加剧全球粮食紧张局势,也必然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保障我国粮食供应稳定至关重要。当前,各类安全风险跨域传导、内外联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叠加放大,更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