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03月27日 星期四
第04版:社会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播撒农技“金种子” 收获致富“甜果子”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水平工作小记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薛源清(右二)在临渭区调查指导小麦冬前苗情


玉米增密度播种技术指导现场


从稻麦新绿翻涌千层浪,到蔬果垂枝散发满园香,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技术革新的希望与力量。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为连接农业科技与田间地头的“桥梁”,积极探索出一系列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近年来,渭南市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陕西率先开展千名农技人员“贴近农民强培训、贴近一线强服务、贴近实际强推广”的“三贴近”技术服务大比武活动,持续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水平,把先进适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薛源清是渭南高新区包抓技术的负责人,经常在田间地头为种植户“开良方”,“如今,借助‘三贴近’活动,再结合线上视频号、微课堂等新媒体平台,保障粮食安全有了好抓手,使得广大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多增收、多得利。”

农技推广服务是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在线上,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新媒体平台,将农业技术知识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让广大农户可以随时查询、反复观看学习。线下,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为农民示范操作,面对面解答农民线上学习时的疑问,用最直观的方式让每一项技术精准落地,确保农民真正掌握实用技能,为农业生产筑牢坚实根基。

“要想做好推广服务工作,仅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发挥中心技术人才优势和新型经营主体组织辐射优势。”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俊丽说。按照“选好一个、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原则,遴选示范作用好、辐射带动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乡土专家等作为示范主体,完善农技人员对口精准指导服务机制。

在临渭区官道镇满寨村,李金芳是村里首屈一指的种植大户,除流转的200多亩农田外,还托管了2000亩,主要作物有玉米和小麦。“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那可是帮了大忙,他们总是能根据节气、苗情、墒情、病虫害等各类因素的变化,及时为我们讲解农作物管理要点。我也不藏私,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分享给个体种植户,现在村里人都称呼我为‘乡间能人’,我这心里别提多自豪了。”李金芳激动地说。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创新技术服务,带动、培训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在农村大显身手,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领头雁”,让农技服务遍地开花,助力乡村振兴。

“在农技服务推广之余,我们还致力于将官道镇打造成粮食生产示范镇。围绕‘如何种好粮’这一关键问题,充分考量官道镇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以及个体种植户的各类农业技术需求,全方位、整建制地推进‘吨粮镇’建设工作。”张俊丽介绍。

据了解,渭南市通过推行联农带农模式,成功打造了20个“吨粮镇”、20个“吨粮村”,粮食单产稳定在1000公斤以上,成为粮食高产的示范区域,幅射带动了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程宇航)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