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赵婧 殷博华 闫智
心系发展大计,情牵百姓冷暖。今年省两会上,杨晨、晏立群、李刚三位委员分别围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升民生“温度”、履职尽责畅谈过去一年的发展清单、民生清单、履职清单。
发展清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省印发的《陕西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我省将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目标任务,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杨晨委员:多元方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我省地跨多个大地构造单元,地热资源丰富。其中,关中部分地区不仅地热资源富集,且较易开采利用,开发成本较低。”省政协委员、陕西福圣真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晨多年来一直关注我省绿色低碳发展情况。
杨晨说,近年来,陕西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但部分地区能源利用模式仍相对滞后,依赖煤炭等传统高耗能、高排放供热能源,环境治理压力较大。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多元化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它不受季节更替与气候变化的干扰,能够实现持续稳定的供热。”杨晨建议,各区县应结合本地地质条件和供热需求,科学规划布局,实现地热能有序开发。同时,要加大地热能开发政策扶持力度,出台土地使用优惠、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要发挥地热能成本优势,促进供热企业转型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加清洁、高效的供热服务。
“随着我国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攀升以及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我省城市供热行业面临着技术升级和效率提升的双重挑战。”杨晨期待我省充分利用地热资源优势,推动供热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全省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民生清单——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群众在供热领域的需求日益增加。2020年,为进一步规范城镇供热服务、有效提升服务质量,省住建厅印发《陕西省城镇集中供热服务标准(暂行)》《陕西省城镇集中供热服务承诺书范本(试行)》等政策文件。
晏立群委员:尽快出台供热与用热管理办法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供暖关乎民生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省政协委员、陕西美能清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晏立群在调研中发现,由于供热领域法律法规不健全、供需矛盾突出、智能化水平不足、热源结构不完善等,常常会降低群众供热满意度。
“目前,我省应尽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弥补供热领域上位法规空白。”晏立群建议,尽快制定出台《陕西省城镇供热与用热管理办法》,明确对供热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规范,厘清供热用热权责,以及省、市、县三级政府在供热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强化信息共享与联动监管,保障供热政策精准落地、高效实施。
此外,晏立群建议,要科学有效实施监管,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推动供热行业优化升级;根据调研区域供热需求,划分集中供热与分布式供热范围,形成互补格局,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针对偏远地区及新建社区,应综合考量地理环境、能源供给等条件,推行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灵活供热模式。要依据企业供热质量、服务水平、能耗效率等指标,定期评估,通过资质审查与分级管理动态调整经营范围,及时清退不达标企业,切实提升民生“温度”。
履职清单——
2024年,省政协积极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组织召开“推动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突破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围绕“加快推进西安‘双中心’建设”“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质效”等议题开展专题协商。
李刚委员:在履职尽责中彰显担当作为
“过去一年,通过参加省政协的各项履职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政协平台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陕西强星志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刚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履职感悟。
“去年,我多次参与省政协组织的调研活动,与其他委员深入一大批科技企业。”调研中,李刚详细了解我省科技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方面情况。“一些新兴科技企业在前沿技术研究突破方面,因资金短缺而难以扩大规模;部分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技术人才匮乏、转型成本过高等难题。”通过调研,李刚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也结识了许多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
“参与这些政协履职活动,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继续发挥自己在科技领域的专业优势,深入调研行业现状、了解发展需求,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李刚表示。
2024年,李刚还关注到我省各大博物馆预约难问题,并为此提交相关提案,提出了优化预约系统、错峰开放、增加线上展览资源等意见建议。
“提案中的部分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这不仅让我感受到政协委员的责任重大,也让我对自己的履职成果感到自豪。”李刚说,新的一年,他将继续围绕进一步提升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议题建言献策,为我省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