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金,芳华绽放。妇女是社会的半边天,妇联工作关乎妇女儿童幸福和家庭和睦,在助推社会发展和维护妇女权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24年,榆林市妇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妇联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引领服务联系全市广大妇女建功立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榆林实践贡献巾帼力量。
凝心铸魂
强化思想领航把牢方向
榆林市妇联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实到妇联工作各方面,时时对标对表、处处抓好贯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全国妇联来榆调研七项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全面推进、亮点纷呈。
榆林市妇联先后邀请“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道德模范贺莎莲、援苏医护人员贺秋园等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宣讲活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线上线下开展巾帼大宣讲317场次。
榆林市妇联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表彰会,培育并推荐榆林市四海食品配送有限责任公司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田俊莲等7人荣获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子洲县人民检察院等4个单位荣获陕西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生动展现了榆林女性自信进取、奋发有为、实干奉献的巾帼风采。
笃行建功
服务发展大局主动有为
深化就业创业巾帼行动,榆林市妇联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为应往届大学生、低收入妇女等劳动者提供就业创业岗位;联合市人社局打造3个市级巾帼创业孵化基地,着力为广大女性创业者搭建平台;深入探索巾帼家政进社区工作模式,成立榆林市巾帼家政服务协会,率先推出家政服务平台“相约千家”微信小程序,集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志愿服务“四进社区”为一体,积极培育28家企业进入57个社区。386名妇女通过“相约千家”平台实现“家门口”就业,打通社区家政服务“最后一公里”。
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榆林市妇联联合乡村振兴局争取财政资金760万元创建“五美庭院”示范村76个、示范户388户,扮靓宜居乡村;争取省级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妇女手工艺品生产基地、家政基地产业发展。国庆假期,市妇联带领妇女开展农文旅融合活动,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旅游,促进农特产品销售。
深化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榆林市妇联召开2024年榆林市女企业家协会工作会议,为女性科技企业家提供科技创新支持等服务;联系服务女科技工作者等高素质人才,着力在农业示范区、科技产业园区、研究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等载体中建立妇联组织,在高新区成立女子创新企业家协会,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组织农村科技致富女能人推广山地苹果、红枣嫁接、大棚蔬菜等栽培新技术,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惟实创新
家庭文明建设蓬勃发展
榆林市妇联积极探索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申请财政专项资金580万元,分两年全覆盖实施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示范点290个;联合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开展“让爱携手·共育万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进社区活动168场次,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师深入社区,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送到社区居民身边。
榆林市妇联联合市委文明办等单位共同举办“最美家庭”故事分享会,各县区接力开展家风故事宣讲活动,激发广大家庭崇德向善动力;做好双拥工作,走访慰问军嫂,专题宣传报道双拥好家庭事迹,推荐优秀家庭获评全省“情系国防好家庭”;举办“书香榆林 德润塞上”亲子阅读活动,组织25个家庭参加省妇联亲子阅读竞赛,其中一家庭荣获一等奖。
榆林市妇联在全市打造家风家教主题示范街区4个,打造榆林市家风广场,全面宣传展示家庭文明建设成果;联合榆林广播电台推出《家文化》系列节目,邀请各类优秀家庭做客直播间,畅谈家风故事,通过清廉家风故事分享、廉洁文化警示教育等,引清流、聚清风、扬清廉,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家庭以廉立家、以廉兴家、以廉润家,以清廉家风建设助推清廉榆林建设。
倾情关爱
维权暖心服务走深走实
六一儿童节期间,榆林市妇联与少年儿童共庆“六一”,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联合8部门印发《深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发出招募令,共招募到爱心妈妈1391名,已结对关爱儿童1197名;开展“暖童心护成长”“暑期寒假儿童关爱”“一份温暖 与爱同行”为留守儿童捐衣等系列关爱服务活动70余次,进行防溺水、防烫伤、防拐骗等儿童安全知识教育及心理辅导,护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全力推进榆林“两规”实施,榆林市妇联开展培训、宣讲77场,8.6万人参与;拍摄陕北说书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公益广告,视频号、抖音、融媒体多渠道多平台高流量转发展播,形成基本国策宣传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开展“保护女童防性侵”知识讲座进社区、进校园154场,开展“秦女子关爱妇儿行动”,对困境妇女儿童进行救助。
榆林市妇联充分发挥维权阵地作用,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维权工作新模式;全市13个婚调委及调解工作站(室)积极化解婚姻家庭纠纷1305件,12个婚姻家庭辅导站(室)为有需求的新婚夫妻、恋爱青年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等线上线下服务;联合市委政法委,在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设立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窗口,全面拓宽妇女儿童维权渠道。全年各级妇联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460场,2万多名群众现场参与活动,妇女群众法治与维权意识明显提升。
强基固本
深化妇联改革增色添彩
榆林市妇联召开榆林市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总结过去、部署未来,开启妇女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联合市委社工部、市网信办等7家单位出台《关于在全市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中坚持党建带妇建推进妇联组织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以单独建、区域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不断拓展“三新”领域妇联组织覆盖面,全市已建立新经济组织妇联180个、新社会组织妇联145个、新就业群体妇联6个,组织链条和工作触角不断延伸。
榆林市妇联深化干部作风能力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制定方案,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成效台账,以问题扎实整改促进作风能力提升;深化公职人员及领导干部亲属违规从事营利活动专项整治,从落实上找差距,坚持问题导向,以学促改、以改促治、以治促干;坚决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四不两直”深入基层一线,宣传政策、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听计问需,转作风、强能力、促发展。
榆林市妇联党组专题研究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把党纪学习纳入每周集体学习安排,邀请榆林市纪委监委宣讲团成员作专题宣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退休党员、执委、女企协代表、清廉家庭代表及全体党员参观榆林市廉政教育基地,党组书记带头讲党课,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张晶 张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