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李荣)12月25日,记者从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西安地铁8号(环)线今日12时开通试运营,15号线将于2025年建成通车。
西安地铁8号(环)线
全程票价6元
地铁8号(环)线全线开通历时5年2个月,环线建设速度全国领先。这是西安线网规划中的唯一一条环线,全长约50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37座车站,与既有线路形成换乘站13座。线路贯穿雁塔区、新城区、灞桥区、未央区、莲湖区5个行政区以及高新区、曲江新区、经开区、浐灞国际港4个开发新区,线路开通后将成为西安市二环至三环之间最主要的环形客运交通走廊。
“地铁8号(环)线换乘站数量占全线网的38%,将充分发挥线网的组合环线功能,市民可选的换乘路径更多,出行时间也相应缩短。”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副总经理康佐介绍说,开通运营初期,线路最小发车间隔为4分18秒,单程运行时间约90分钟,沿用西安地铁线网统一“里程计价制”,全程票价为6元,线网最高票价为13元,各车站均支持二维码扫码过闸和人脸识别乘车功能。
针对环线线路长、车站多等特点,为了方便市民高效出行,地铁8号(环)线首班车采用多站同时发车的举措,内环首班车发车车站为北辰东路、韩森寨、植物园、曲江池西、安化门、科技二路、开远门7座车站;外环首班车发车车站为井上村、市图书馆、光化门、金光门、省体育馆、东等驾坡、万寿路7座车站,上述各车站均于每日06:10同时发车投入运营。内环方向的末班车23:00从东等驾坡站出发,绕行一圈后00:29回到东等驾坡站进行清客;外环方向的末班车23:00从北辰东路站出发,绕行一圈后00:29回到北辰东路站进行清客,线路全天服务时长约为18小时20分钟。
“一站一策”提升出行品质
“我们秉承‘建地铁就是建城市’的理念,在雁鸣湖车辆段、永城路停车场采用上盖开发模式,结合城市更新,积极构建上盖生态圈。”康佐说,市轨道集团在推进地铁8号(环)线项目建设的同时,编制了国内首部《城市轨道与城市融合设计导则》,在车站周边打造城市“微中心”,针对线路各车站周边区域实施了“一站一策”“微改造”,将便捷出行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目前,地铁8号(环)线站点“微改造”系统治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改造项目中,优化改造车行道和慢行体系,补充完善智慧交通设施设备,疏通十字路口拥堵节点;在部分车站出入口周边增设风雨连廊和人员集合点,实现地铁出入口与公交站点无缝衔接;在部分车站周边新建“P+R”停车场,提升机动车地铁换乘效率,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在各站出入口周边规划非机动车停放区,因地制宜设置充电设施,方便群众日常出行。
康佐说,下一步,市轨道集团将在地铁8号(环)线开通后的三个月内,持续开展“公众参与 开门问策”活动,广大市民乘客可通过“西安地铁”官方新媒体平台,及时反馈关于环线设备设施、运营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15号线将于2025年建成通车
西安市作为全国第14个批复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西北地区第1个开通地铁的城市,自2006年以来先后获批了三轮五次建设规划,批复12条线422公里,获批里程居全国第11位。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0条,运营里程达到353公里,线网日均客流357万人次,轨道交通在全市的客运分担率超过65%。
“地铁8号(环)线26日正式通车运营,15号线将于2025年建成通车。届时,三期规划线路将全部建成运营。”西安市住建局副局长雷涛说,为助力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辐射带动作用,住建部门配合资源规划部门在2016年版线网规划的基础上,优化编制了新一轮《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网总规模达到24条线路、1155公里,形成了“棋盘+环+放射”的网络格局。
据悉,西安市积极谋划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目前四期规划方案基本稳定,正在按照程序进行报审,同时借鉴三期规划实施经验,提前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预工可研究深度,确保规划批复后项目尽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