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兴华 雷湘萍 赵永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要求健全党的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当前国有企业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
构建高效完善的监督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从查处的国有企业违纪违法案件中看出,监督缺位、违规运行是导致国有企业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以效益为中心”是部分国有企业的核心理念,有的国有企业只重视生产经营效益而忽略监督,认为监督不仅不能创造效益,反而制约企业发展,从而弱化监督部门职能。有的国有企业领导人认为监督就是对自己不信任,就是给自己或团队找毛病、“上眼药”。
(二)监督资源分散
受职能相互掣肘影响,一些国有企业存在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单位之间沟通少、协同少、联动少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监督力量统筹方面孤军作战的情形比比皆是,各专业路之间优势互补、协调推进的优势未能发挥。
(三)监督力量薄弱
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减员增效成为国有企业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但一些企业借此弱化、淡化监督力量,减少监督岗位人员,削弱监督部门职责,忽视内部监督队伍建设等现象时有发生。
(四)监督方法传统
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仍采用到现场、查资料、访谈等传统方式进行监督,效率低、随意性大等弊端明显,与现代企业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方式等极不适应,缺乏相应规范性、科学性举措。
(五)考核机制不完善
监督考核机制缺乏、碍于情面、怕影响业绩等想法,制约着监督工作有效开展,监督工作不严肃、监督人员不作为、监督成果不共享等情况普遍存在。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探索
当前,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构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是新时代监督工作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工作思路
建立“大监督”体系,整合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审计、巡视巡察、内控等各职能监督资源,建立各监督主体间成果共享、意见反馈机制,加强业务沟通和协调,形成监督工作的整体协调和有机闭环,是增强监督成效的必然趋势。
(二)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基本路径
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完整、责任落实”的立体式监督格局,形成“三张网、四个点、五条线”的“大监督”体系,是我们有力推进国有企业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三)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方法探析
1、强化“三道防线”监督责任,护航全过程监督。压实基层单位“第一道防线”业务监督。发挥基层单位专业化优势和关口作用,把反腐败防线前移,紧盯重点领域核心岗位和业务流程关键环节,最大程度识别和防范风险。压实职能部门“第二道防线”职能监督。监督职能管理部门既加强对本部门的监督,又强化对本系统的监督,确保其履行好职责范围内业务管理和监督双重职责。压实巡视巡察、审计、纪检监察“第三道防线”专责监督。突出国有企业巡视巡察政治监督定位,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突出审计“经济体检”职责定位,揭示业务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和风险隐患,守住资金安全“底线”;突出纪检监察机构专责监督作用,对前两道防线管理监督措施和效果进行监督,实现监督的再监督。
2、突出“四个环节”重点监督,实现管理环节上的全覆盖。突出政治监督,把政治监督放在首要位置,强化对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践行“两个维护”情况的监督。突出制度监督,强化对业务管理制度和法律、合规、内控、风险管理体系等全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突出选人用人监督,紧盯国有企业“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突出重要事项监督,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对“三重一大”、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提前化解风险。
3、建立健全“五项机制”,增强监督权威性和执行力。健全日常沟通机制。建立“大监督”体系协调工作小组会议机制,强化“三道防线”各监督主体之间的主动沟通对接,协调解决推动问题整改。健全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各监督主体之间配合,运用互联网、“数字+”等技术手段,建立风险提示和疑似问题预警联合处置机制,推动风险防控由事后发现向事前、事中防范转变。健全成果共享机制。对可能影响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重大风险深入分析,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对普遍性、系统性问题,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加以施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健全完善问题线索移交和督办机制,对涉及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及时查办和督办,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三道防线”考评机制和问责机制,强化监督闭环管理,推动监督责任有效落实。
总之,国有企业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监督机制,尽快形成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主体统筹协调的“大监督”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