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强化辖区群众的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营造安定和谐的法治环境,近日,蓝田县司法局及部分司法所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主线,聚焦普法中心任务,突出普法重点对象,创新普法宣传方式,积极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持续提升法治宣传质效,切实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让普法出“新”更入“心”。
拧紧校园法治“安全阀”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11月26日上午,蓝田县司法局普法宣讲团走进西安开放大学蓝田分校,围绕“驾车”“走路”和“做人”三个方面,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法治安全宣传教育课。
主讲老师岳娟首先强调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岳娟提醒大家,无论是驾车还是走路,都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变道、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同时,要注意在驾车时保持头脑清醒,严禁酒后驾车和疲劳驾驶,以免发生交通事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随后,主讲老师菲洋就如何“会走路”进行了阐述。菲洋提醒大家,在走路时要保持注意力集中,不要玩手机或听音乐,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确保自己行走安全;要遵守交通信号指示灯,给身边的人做好榜样;要懂得礼让,这样才能让出一片和谐文明的交通环境,大家才能够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在谈到“做人”时,主讲老师通过解读身边的真实案例,提醒大家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不违规不乱纪,从点滴小事做起,做一个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心存善念,多做好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遇事不急躁,有效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家里的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时刻牢记一本“账”,包括自由的账、健康的账、金钱的账、时间的账,不要等到失去后追悔莫及。
此次宣教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大家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和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有关安全规定,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携手共创安全、和谐、美好的环境。
奏响“AI科技”赋能法治工作新乐章
11月19日,西安市蓝田县司法局三里镇司法所依托11月消防宣传月活动,主动联合镇应急办、文姬路派出所,在蓝田县新茂时代广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大力推广“法治蓝田”一码通小程序,奏响“AI科技”赋能法治工作新乐章。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法治宣传资料,结合近期热点社会问题开展普法宣传,现场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讲解法律知识,阐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引导群众积极使用“法治蓝田”基层社会治理一码通小程序,提高遇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想认识。
此次普法宣传活动,旨在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深植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提高群众对法治社会建设、平安社会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思想认同,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下一步,三里镇司法所将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主动创新普法宣传形式,积极联合辖区有关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开展有创造性、针对性的普法活动,更好服务辖区群众,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切实促进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将普法触角向基层一线延伸
为深入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有效增强辖区群众的法律意识,11月22日,西安市蓝田县洩湖司法所举办了“千万工程”村普法书籍海报发放仪式。24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镇机关全体干部参加发放仪式。
发放仪式上,洩湖镇党委副书记何辨、蓝田县司法局洩湖司法所所长何燕为唐沟、沙河等7个村集中发放了普法书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海报。何辨强调了普法工作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千万工程”的实施背景、目标和举措等进行了详细解读。他希望通过本次有针对性的普法行动,让法律知识深入乡村的每个角落,为乡村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这些宣传资料内容丰富,涵盖了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种养殖技术管理知识等。大家表示,将把这些资料带回村里并认真组织学习,确保这些知识能够普及到每位村民。
此次发放仪式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物品交接,更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激发广大村民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下一步,蓝田县司法局洩湖司法所将通过进一步丰富普法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范围,提升村民的法律素养,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