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彦伶
近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在西安举行。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为西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台由四驱运动底盘、激光雷达导航、一体式全向高清摄像仪等组成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能够对设备运行状态、设备外观等进行拍照并AI识别,并根据报警规则对异常信息进行报警。
“这款巡检机器人可实现自主巡检、智能AI识别、设备噪声检测分析,而且具有宽温运行能力和严苛的防爆防护等级,能在石油化工、易燃易爆、辐射危化等极端野外环境场所高效运作。”11月26日,西安安森智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巡检业务产品总监徐义介绍道。
6年前,徐义来到西安安森智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智能巡检业务方面的工作。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国内从事该项业务的公司仅有两三家,经过几年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机器人研发行列。该公司销售经理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该项业务一直呈上升趋势,去年实现交付数量的翻倍增长。”
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和智慧康复医疗领域的新兴高科技公司,聚焦智慧康复医疗和军民融合两大板块。该公司研发的云榻免陪护自理机器人,专为身体功能退化、因事故或疾病导致行动障碍的失能老人设计,可协助护理人员完成翻身、如厕、身体清洁等护理工作。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机器人消费国。2022年,中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4.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645.8万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
记者从西安市工信局了解到,西安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引进工业机器人来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的《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动“6+5+6+1”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其中,“5”指的是西安市发展的5大新兴产业,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5G、大数据和云计算、增材制造。在机器人领域,西安市发展重点为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和集成应用。
西安拥有全国领先的科技资源、雄厚的装备和电子工业基础,本地应用市场广阔,具备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深入推广机器人应用的良好条件。《西安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显示,西安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拥有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2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西安现拥有工业机器人约10000台,全市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50台每万人。此外,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及其他一些科研院所均设有和机器人产业相关的科研中心。
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李士祥说,企业将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并积极引入创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西安机器人产业还存在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整、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高等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对转变西安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