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蒋维博)11月26日,铜川市新闻办召开“增进民生福祉 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惠民利民”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铜川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建设彰显秦风铜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题,介绍相关情况。
据介绍,铜川市将“千万工程”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号工程”,实施乡村风貌提质、乡村建设提档、乡村产业提级、农民收入提升、乡村治理提效“五项行动”,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今年建设的14个省级示范村和36个市级重点村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铜川市以特色现代农业“1359”发展计划为统领,稳步推进50亿元级现代果业、10亿元级中药材、10亿元级畜牧渔业、5亿元级食用菌4条全产业链建设;25个市级农业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已完成投资7.2亿元,10个项目已建成;累计认定绿色食品22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及证明商标产品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3个。
在农民收入提升方面,铜川市大力实施粮食生产丰收、果业提质增效、现代畜牧渔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就业水平提升、乡村就业创业促进、村集体经济振兴6项行动,提升群众家庭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80元,同比增长7.2%。
此外,铜川市出台《“雁翔铜川”行动实施方案》《铜川市就业创业政策服务指南》等10余个政策指导文件,鼓励各类人才回乡返乡就业创业;组织开展“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两期,着力提高各级干部推进“千万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