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马尤翼 记者 满淑涵
毛乌素沙地之中,“能源之城”榆林正在开启从“煤都”到“绿都”的加速嬗变。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和民生保障的“压舱石”。“十四五”以来,榆林一手抓能源保供、一手抓低碳转型,以创新驱动未来能源新高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10月24日至25日,记者随省委统战部“奋进中的新秦商”统战宣传基层行媒体采访团走进榆林,探秘“绿都”背后的生动实践。
“兰炭老大哥”三十年磨一剑
在神木市三江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三江煤化)的兰炭技术研发中心,先进的实验室仪器让人眼前一亮,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加紧研发新技术。
这是三江煤化30年来不懈奋斗的一个缩影。
以三十年的深厚积累深耕煤炭热解清洁高效利用领域,通过1万吨/年纯氧法煤热解中试装置和实验室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在纯氧法煤热解技术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9月25日,三江煤化自主研发的40万吨/年纯氧法煤热解工业装置成功投产,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我国煤化工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
作为拥有76项国家专利的兰炭“老大哥”,三江煤化从粗放式的野蛮生长到变革式的绿色先锋,不断刷新兰炭生产创新的“进度条”。
兰炭,是将普通煤炭在中低温条件下进行热解而形成的一种固体炭质产品。在全球能源面临转型的浪潮中,兰炭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正日益受到重视,其产品主要应用于电石、冶金、化肥、钢铁、建材等行业,可大大节省我国紧缺的炼焦煤和无烟煤资源,使煤炭高价值的开发利用更具科学性、多样性。
神木是兰炭产业的发源地。三江煤化总工程师张水军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兰炭由于成本低、售价便宜且产品品质高,迅速成为当地电石厂、硅铁厂的“香饽饽”,代替无烟煤和冶金焦,随之土法烧制兰炭在神木及周边地区迅猛发展。
但这种“土法炼焦”的方式资源利用低、能源耗费大,很快被国家明令禁止。三江煤化应运而生,一直致力于煤低温干馏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与成果推广。
创新是打开能源转型之门的“金钥匙”。从1.5万吨SJ复热式干馏方炉、3万吨内燃内热式低温干馏方炉,到SJ(三江)系列煤炭中低温干馏方炉的推出,经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组织专家鉴定,这项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在陕北、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省区得到广泛应用。
“三江”方案唱响飘洋过海“步步高”。2005年,由三江煤化承建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30万吨兰炭生产线,填补了榆林市技术装备出口的空白。
“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直到现在,这条兰炭生产线还在哈萨克斯坦正常运行。”张水军自豪地说。
2012年,“神木兰炭”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行业“老大哥”之一的三江煤化,还参与了6项国家和省级标准的起草制定。
张水军说,推动兰炭生产工艺实现从“黑色革命”到“绿色发展”的转型,对三江煤化来说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彼时的兰炭产业虽已成为神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尚未走出生产工艺低端、“三废”问题突出、产品粗放等困局,产业发展面临制约与挑战。
“我们一直在迭代研发针对不同粒度煤种的干馏炉。以前的干馏装置只能处理30毫米以上的块煤,目前,我们的第五代小粒煤干馏炉填补了3-30毫米小粒煤不能进行干馏的空白,这可以大大解决原料缺口问题。”张水军说,最新SJ第五代方炉单炉处理能力可达50万吨以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将兰炭“吃干榨尽”,全力推动兰炭产业转型升级,三江煤化不仅专注于兰炭的生产,还积极布局下游生产链,先后承担了国家和省级等多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2020年,三江煤化斥资2亿建成兰炭技术研发中心,对神木富油煤进行热解,深入研究兰炭、焦油、煤气的三联产,并开展“新型低碳生产工艺及装置研发”“低排放绿色工艺及装置研发”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攻关。
“在兰炭生产过程中,会伴生作为副产品的煤焦油、煤气,平均每吨煤炭能生产600公斤兰炭、70公斤煤焦油、600立方米煤气。而煤焦油和煤气对于‘富煤缺油少气’的我国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张水军说。
“目前,我们在打造清洁能源、中间有机体、精细化工、废旧资源综合利用4条主链,可产出甲醇、液化天然气、兰炭等产品,为热解行业的产业链延伸开辟了新的道路。”张水军表示,未来会继续围绕煤炭低温热解为核心的多联产技术,形成特色煤化工千亿产业集群,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三江力量。
做智慧矿山“海底捞”式的服务商
如果说“海底捞”火锅重新定义了餐饮界的服务天花板,那藏在榆阳产业园区的榆林金世源矿用油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世源),可谓是重新定义了智慧矿山矿用油服务天花板的弄潮儿。
乳化液作为液压支架、支柱的工作介质,有液压系统“血液”之称,而这正是金世源的“王牌产品”之一。
坐落于晋陕蒙煤炭富集接壤区的金世源,16年来专注于矿用乳化油、浓缩液、防冻液、润滑油等系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是新时代智慧矿山油、液、剂、脂的专业服务商。
乘着陕北能源化工高速发展的东风,金世源成为西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煤矿液压支架用油专业生产企业,如今保持着连续三年营收增长20%的高速发展佳绩。它有着怎样的秘诀?
“服务、智慧、开放。”金世源总经理王文强精辟总结企业节节攀升拥有的三大法宝。
服务精准体现在细微处。走进金世源的水质样本室,成千上百瓶透明塑料瓶中,用标签标明不同客户、不同矿区、不同时间的水质留样。
“我们坚持‘一矿一水一配方’,所有服务的矿区我们都会留下水样,用周期性分析法记录在我们的水质数据库中。”王文强说,每个矿的水质都有差异,因此,除给客户供应原有配方之外,还会储备1-2个配方,在检测到水质有大的波动后,就能立即用新配方替补。
为确保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金世源会不仅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服务专线,还会派遣技术人员下矿,开展为期14天的免费技术指导跟踪服务和培训。
“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售后人员已经能够做到辅助井下的生产安全,定期下井检测和了解使用情况,依据矿井不同水质和地质条件定期为区队泵站及时提供配液和回液的浓度配比数据,随时为客户提供合理的使用建议。”王文强解释被客户誉为“最强辅助”的由来。
正是凭借想客户之想提供的“保姆式”服务,金世源获得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延长石油集团等国内知名煤炭企业的高度信赖,这也是金世源获得客户信赖的关键因素。
“我们的环保型浓缩液获得了发明专利,它是利用生物质基础油代替了矿物油,既有效节约了一次性能源,又解决了乳化油污染环境问题。”王文强说,金世源技术创新突破均为国内首创,并拥有2项发明专利。目前,金世源已研发生产出液压支架用HFAE25-5乳化油、液压支架用HFAS40-5浓缩液、液压支架用MDF-40防冻液等23款产品。
对金世源来说,不断取得创新成果的秘诀就是“对外开放”。王文强说,公司一直积极寻求外部研发高手,组建了“科学家+工程师”研发队伍,定期会有榆林学院专业学者来到公司实验室共同研发新品。
说起金世源紧扣“智慧”进行的持续探索,走进公司生产车间,生产投料、调和、过滤、灌装均已实现自动数控就是最好的说明。如今的金世源拥有全球一流智能设备,在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工艺流程、生产规模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23年产能达到5万吨。
金世源行政负责人曹怀明介绍,目前,厂区在建设二期数字项目,其中包括在车间安装保障生产安全的“千里眼”,通过现场监控对员工操作行为进行精准识别,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以便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确保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得到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