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涵博
《中国成人牙本质敏感和牙齿磨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均牙敏感达1.5颗,仅次于蛀牙,成为困扰中国人的第二大牙齿问题。
口腔“顽疾”如今有了新解决办法。近日,由省九三学社社员、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杨鹏担任首席科学家的美釉(西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生物组装高分子脱敏剂,并获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从类淀粉样蛋白高效进入牙本质小管内部形成功能性蛋白纳米膜入手,设计出诱导牙本质仿生再矿化修复脱敏材料,有助于治疗牙齿敏感并实现长期脱敏。据悉,这也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基于类淀粉样蛋白的仿生再矿化牙修复成果。
“我的科研方向是新型蛋白质材料,目前已经在生物医药、农业、环境、能源等领域得到应用。”杨鹏说。
缘何选择陕西?杨鹏说:“我从小对历史很感兴趣,读书的时候,每天晚上回家都要看历史书。2006年,我在读博期间来西安参加一场学术会议,在这座城市走着走着,就感觉那些历史故事就在我眼前发生。”
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在这场改革中,杨鹏是亲历者,也是受益者。
“刚到陕西师范大学,我还在做基础研究,还没开始关注科学成果转化。等我开始关注的时候,才发现陕西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6年,杨鹏及其研究团队基于10余年系统研究成果——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体系,在西安成立了美釉(西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得益于秦创原金融政策支持,2021年,杨鹏团队将目光聚焦生物农药产业,并成立了专注于新型生物农业药剂研发、生产与销售等领域的西安清秀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新型农药减量增效助剂——“蛋白膜农药减量增效剂”,通过科学精准使用,可以达到减少农药使用、有效防病治虫、提高作物产量的目标。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杨鹏看来,只有将创新成果应用到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把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产品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能不能卖得出去、用得起来,能不能让百姓获益。”
2018年,杨鹏加入了九三学社。在这个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里,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和工作技能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利用科研成果在淳化县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指导。
立足打通政企校融通渠道,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4月,陕西九三学社科研产业合作座谈会举行成果转化面对面活动暨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杨鹏作了题为《基于蛋白质聚集的基础与产业化项目》的成果转化面对面报告。
“这次活动后,省内多家植保植检站主动联系我们寻求合作,新型农药助剂已经在这些地方投入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杨鹏说。
一路探索,一路突破。回首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历程,杨鹏表示,将充分发挥科技特色“所长”服务大局“所需”,进一步加强科研攻关、潜心教书育人,助力推动科技创新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