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彦伶
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西安交通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同心圆”民族团结工作室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10月12日,在西安交大“一站式”学生社区“同心圆”民族团结工作室主持人、励志书院副主任库来西·依布拉音的引导下,记者走进“同心圆”民族团结工作室,只见墙上“同心圆”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身着民族服装的学生照片和学生设计手绘的56个民族吉祥物装饰着另一面墙,为工作室增添了几分青春亮丽色彩气息。
库来西·依布拉音深有感触地说:“多年来,学校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成党建引领民族工作的前沿阵地、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园地,让师生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中华文化更深层次的认同。”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载体。全体辅导员深耕一线,在具体工作中春风化雨,不断推动我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西安交通大学学工部部长张丹说。
西安交大有回族、维吾尔族、藏族等43个民族的学生3500余名。多年来,该校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新谱好文化生态“同心曲”、走好社会实践“同心路”等“十同心”互嵌式育人模式,培养出682名少数民族学生党员、3467名优秀学子,其中大多数扎根西部。
西安交通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同心圆”民族团结工作室自2017年成立以来,从人才培养、理想信念教育、社会服务等多个维度出发,开展主题研修、实践帮扶、文化交流等活动,将民族团结和立德树人贯穿协同育人全过程。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同心圆”民族团结工作室的学生前往延安研学,在梁家河村、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学生们赓续红色血脉、接受精神洗礼。大家表示,要从自身做起,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研学归来,满族学生佟淼玉第一个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她的影响下,60余名学生先后递交入党申请书。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强基计划大三学生张书凡三年前从新疆考入交大,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同心圆”工作室举办的活动,与来自各民族的学生一起制作家乡美食,在交大体验到了浓浓的家乡情,随后便与“同心圆”的伙伴一起参与了更多实践活动。“与‘同心圆’工作室的初识是交大的育人路,与孩子们的初见是我的支教路,与孩子们的再遇是传承弘扬西迁精神之路。我将努力传递知识与温情,为边疆地区教育发展贡献交大学子的一份力量。”他在自己的公益心得中这样写道。
2023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医行边疆爱洒牧区情暖牧民”实践团队前往新疆伊犁边疆开展支医活动。在村医鲁平均和扎比娜带领下,队员走访唐努尔村、阿克加孜克村35户高血压、糖尿病家庭,挨家挨户进行医疗服务和健康宣讲。为解决牧民在就医过程中的语言障碍,实践团队中的哈萨克族学生主动承担翻译工作,成为医生与牧民之间的“连心桥”,他们的善举得到当地牧民的称赞。
“‘同心圆’工作室大家庭不仅为各民族同学举办了文化艺术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为各民族同学搭建了一个‘交往交流交融’的‘一站式’社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文俊表示,希望立足工作室实践经验,总结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交大经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共谋‘民族团结一盘棋’大格局。借助学校‘同心圆’民族团结工作室,发挥教育部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试点建设高校优势,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欢表示,西安交大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好西迁精神,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画出民族团结进步的最美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