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襄阳隆中话诸葛
  □ 姚增战
  今年初冬时节,我在湖北襄阳市参观了诸葛亮曾经隐居过的古隆中,进入遗址公园后,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参观半山坡上的隆中书院、武侯祠等古建筑群,欣赏历代文人墨客的书法作品和牌匾楹联,使人感受到这里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想起《三国演义》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历史故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今山东临沂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幼年时期父母早亡,后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刘表,隐居在湖北襄阳隆中。叔父去世后,他与弟弟过着自食其力的躬耕生活。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乱,造成生灵涂炭,白骨遍野,民不聊生。在曹操、孙权和刘备三股军事势力博弈中,处于劣势的刘备采纳幕僚建言,屈尊降贵,三顾茅庐,问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和判断,在这里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出山后,协助刘备先后夺取荆州、益州和汉中,建立了蜀汉政权。他在担任蜀国丞相期间,先后亲自挂帅六出岐山,多次以少胜多,可谓呕心沥血、兢兢业业,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尽管最终没有完成未竟事业,但他的传统宗法观念,始终不渝的忠君思想,睿智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留下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诸葛亮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历史小说中着力塑造的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他是现实生活中众多人物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足智多谋、心胸开阔、忠心耿耿和用人之道,具有治国济世才能,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历代君臣、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的尊敬和推崇。诸葛亮在隆中对所表现出的才华横溢,以及在七擒孟获、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退司马、挥泪斩马谡中演绎的历史故事,将他的聪慧睿智和作战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身处茅庐,心系天下。诸葛亮在湖北襄阳隐居后,并不是单纯地过着躬耕生活,消极避世,而是“晴耕雨读”,研习兵书,时刻关注天下大势,心系社稷民众安危。刘备三顾茅庐,他在古隆中对军事态势的分析和见解,足以说明他十分了解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局面,并有独特的应对策略。他认为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不仅有天时之利,而且有谋略之长,加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具有其他军事势力难以抗衡的优势。他分析东吴孙权“占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向刘备提出联吴抗曹的谋略,显示出他过人的政治智慧和扭转被动局面的能力。
  第二,不谋私利,严于律己。“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对自己要求严格,有很强的自律精神。《诫子书》中表明自己淡泊宁静的处世之道,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对后主刘禅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贏财,以负陛下也。”他死后的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街亭之役,他重用的马谡因违抗作战指令导致街亭失守,他饱含深情挥泪斩马谡,并主动承担用人责任,自贬三等而思过。在辅佐蜀汉政权中,他多次发布文告,鼓励将士直谏诤言,批评自己过失。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从善如流的兼容胸襟,以及严于律己的道德操守。
  第三,胸怀宽广,知人善任。诸葛亮总结历史上政权兴亡的教训,他在《前出师表》中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忠告,并在辅佐蜀汉政权过程中,坚持五湖四海、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不讲出身门第和资历,不设山头和圈子,不拘一格重用大批能文善武人才,其中既有荆楚志士,又有蜀地人才;既有刘璋旧部,也有曹魏降将,体现了政治家的宽大胸怀,在建立和巩固蜀汉政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谦虚谨慎,鞠躬尽瘁。诸葛亮一生谦逊有礼,处事沉稳,从不恃才自傲。这些性格特点,尤其在他处理君臣关系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建立和巩固蜀汉政权,他对内实行法治,赏罚严明。对于犯法之人,不论职务高低,也不论亲疏,都要依法惩处。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实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目标,他知难而进,赴汤蹈火,立下了卓著功勋。诸葛亮的非凡智慧和忠贞不渝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蜀相》诗中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描写了刘备三顾茅庐问计,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没有取得最后胜利就突然离世,常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就是对诸葛亮一生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