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雨菲 记者 张璐
今年重阳节前夕,省慈善协会公布“2025年陕西省慈善老人”名单,西安市慈善会慈善专员王健康成功入选。这份荣誉,是对他多年来深耕慈善募集领域、以专业实干链接善意资源的高度肯定。
自2012年加入市慈善会至今,王健康积极推动企业定向捐赠、规范款物募集流程、搭建长效公益合作平台、保障捐赠精准落地,无数次奔走在企业与帮扶一线,为西安慈善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慈善老人”的称号,正是对这份坚守和热爱最贴切的注解。
锐意创新:
开拓募捐新路径
在担任慈善会副会长、分管募集工作期间,王健康深知,稳定的善款募集是慈善项目的“血液命脉”。面对传统募捐方式的局限,他以开拓者的勇气和实干家的精神,创新募集思路,深入研究社会捐赠心理与现代慈善模式,精心策划新颖的募集方案;亲自走访多家企事业单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企业奉献爱心;积极探索“企业冠名基金”“项目定向捐助”等方式,为爱心企业和个人搭建便捷透明的爱心桥梁,助力慈善资源实现精准对接。
截至目前,西安市慈善会募捐总额显著增长,渠道日益多元,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这些成绩里,凝结着王健康和全体慈善人坚持不懈、奋力拼搏的汗水。
这些善款如同及时雨,有力保障了助学、助医、助老、助残、救灾等慈善项目的实施,让爱的阳光照进更多困难家庭。
精准对接:
让捐赠贴合民生需求
“慈善不是盲目行动,要让每一份捐赠都帮到实处。”这是王健康始终坚持的原则。与企业对接捐赠项目时,他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提前梳理帮扶领域,推动企业资源落地,确保捐赠款物用在刀刃上。
合作中,他深入了解企业资源优势与社会民生需求的结合点,推动企业参与公益。通过精准对接,企业捐赠既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也为困难家庭提供帮扶,让企业善意切实转化为民生福祉,实现“捐赠有方向、帮扶有实效”。
长效合作:
把“单次捐赠”变成“持续善意”
王健康明白,稳定的捐赠来源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他致力于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单次捐赠”向“长效共建”转变,让善意持续发力。
西安神秘现象服装有限公司是典型案例。2023年首次对接成功后,王健康持续与企业深度沟通,及时反馈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与社会成效,主动对接企业公益意愿,协助匹配乡村振兴、救灾援助等需求。
截至2025年,该企业通过西安市慈善会累计捐赠款物超370万元。每次合作完成后,王健康都代表慈善会为企业颁发荣誉证书,强化其公益担当。企业负责人也明确表示:“将长期参与西安慈善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025年3月,王健康专程走访北三环大明宫建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除跟进此前合作项目的物资交付进度外,还与企业探讨长期公益合作模式。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双方达成共识——企业将部分收益投入慈善,重点支持乡村振兴领域,同时形成稳定的长效捐赠机制,让企业公益从“偶然参与”变为“常态行动”。
规范流程:
用严谨守住慈善底线
“捐赠款物是爱心的体现,必须用规范的流程守住这份信任。”一直以来,王健康高度重视募集工作的规范性,牵头完善款物接收、登记、发放、公示全流程制度,让每一份善意经得起检验。
在爱心企业捐赠仪式上,他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组织签订捐赠协议,明确基金用途、管理方式及使用反馈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善款入账,当场开具正规捐赠票据;承诺通过西安市慈善会官网,完整公示捐赠信息、基金管理细则及后续使用方向,确保过程公开透明,让企业捐赠“看得清、放得心”。
接收捐赠物资时,他进一步细化流程:要求团队提前制定物资接收清单,对数量、规格、质量逐一核对,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确认;在发放环节要求接收单位或帮扶对象签署接收凭证,同步记录物资流向与使用情况,形成“接收-登记-发放-反馈”的完整闭环。
初心不改:
荣誉背后是不停的脚步
获评“陕西省慈善老人”后,王健康未停下工作脚步。
荣誉公布次日,他便带领团队走访新企业,对接后续公益合作意向。办公桌上,乡村振兴领域新增需求的调研表,正等待他推进落实。
从推动企业长效捐赠机制建立,到规范超千万元款物的募集流程;从单次5万元公益基金落地,到促成企业累计数百万元的持续捐赠,王健康始终以实干践行慈善初心。
“慈善老人”的称号对他而言不是终点,而是步履不停的号角。如今,他继续奔走在募集一线,以执着与热忱链接点滴善意,让慈善力量温暖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