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第02版:协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打造社区便民食堂 解锁“家门口的幸福”

——黄龙县政协创新履职服务为民小记

□ 记者 白小芳 贺鹏飞

“以前老人独自做饭怕不安全,我们双职工下班做饭又没时间,现在社区开了便民食堂,饭菜实惠又对味,真是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开业当天,刚在城西社区便民食堂用餐完毕的居民周乐永,一边擦拭嘴角,一边为这个新鲜出炉的“民生窗口”点赞。

11月4日,由黄龙县政协牵头、联合委员企业锦绣黄龙酒店共同打造的城西社区便民食堂正式开门迎客。食堂里热气腾腾的饭菜香弥漫在整个社区,不仅为居民送上“家门口的贴心美味”,更以“政协搭台、企业助力、民生受益”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基层政协履职为民的初心担当,书写了同心服务群众的民生答卷。

把“民生诉求”变成“履职清单”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双职工家庭增多的因素叠加,让“吃饭难”成为黄龙县城西社区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老年群体行动不便,独自买菜做饭潜藏安全隐患;双职工家庭工作繁忙,下班后天色已晚,做饭既耗时又费力;学龄儿童放学后,接送与晚餐衔接不畅……这些群众的“心头事”,也是黄龙县政协履职的“着力点”。

为精准对接需求,黄龙县政协将“解决社区就餐难题”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实事,迅速组建专项调研组,由县政协领导带队多次深入社区走访座谈。委员们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老年群体、双职工家庭、学龄儿童家长等面对面交流,或围坐社区议事桌前、或促膝居民家中,耐心倾听每一个诉求。“希望菜品软嫩些,适合老年人咀嚼”“能不能延长晚餐时间,我们下班晚怕赶不上”“价格要实惠,最好有套餐可选”……对群众的意见逐条记录,30多条意见建议被精心梳理,最终形成内容翔实的调研报告,为便民食堂筹建提供了决策依据——从菜品设置到价格标准,从运营时间到环境设施,每一项规划都紧扣群众需求。

县政协委员赵国强全程参与了此次调研和社区食堂筹建工作,看着食堂里热闹的场景,他深有感触:“政协委员的根在群众中间,履职的关键就是把群众的‘呼声’变成‘回声’。这次社区便民食堂的建设从调研诉求到落地运营,每一步都离不开社区群众的参与,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俯下身子听民意、真抓实干解民忧,才能让政协履职真正贴近民生、惠及群众。”

把“责任使命”化作“服务实效”

民生实事落地,离不开企业助力。黄龙县政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牵线有社会责任担当的本土企业参与建设。县政协委员孙霜创办的锦绣黄龙酒店,始终秉持“回馈社会、服务群众”的经营理念,得知社区居民就餐需求后,主动响应号召,无偿提供部分场地和资源,全力打造便民食堂。

“作为一家委员企业,投身社区便民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孙霜说,为了让居民吃得安心、吃得满意,酒店为便民食堂建立了全链条严格标准:食材采购与本地优质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确保新鲜优质、来源可溯;菜品制作组建专业厨师团队,严守食品安全规范,生熟分开、荤素分离,同时优化烹饪方式减少油盐摄入,兼顾营养均衡;环境卫生执行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对就餐区、操作间、餐具等进行全方位消杀。从规划设计到落地运营,酒店始终以最高标准推进筹备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企业担当。

县政协委员陈强对此深表认同:“企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县政协搭建的平台,让企业担当有了更精准的发力点。锦绣黄龙酒店主动让利、用心服务,把便民食堂做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既体现了本土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为政企协同破解民生难题提供了示范,让‘政协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模式落地生根。”

把“便民食堂”打造成“幸福驿站”

走进便民食堂,温馨舒适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明亮的玻璃窗、整洁的餐桌椅、清晰的价目表、贴心的防滑地面,细节处尽显用心。食堂专门设置了老年人专属就餐区,配备防滑垫、扶手等便民设施;开设打包窗口,满足居民外带需求,全方位照顾不同群体需求。

运营方面更是细致入微:营业时间既覆盖午、晚餐核心时段,又兼顾双职工下班接娃的时间衔接;菜品供应每日推出8-10款,涵盖荤素、汤品及特色主食——既有清蒸鱼等适合老年人的软嫩菜品,也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风味菜品,还有番茄炒蛋、土豆炖牛肉等专为学龄儿童准备的营养套餐,真正实现了“口味与健康并重、老少皆宜”。

社区便民食堂的价格惠民是一大亮点。黄龙县政协积极协调,酒店主动让利,通过集中采购降成本、优化流程减损耗,让居民享受到超高性价比的用餐体验。“点了清蒸鱼、炒青菜,加米饭和汤才15块钱,比自己在家做还划算!”78岁的王大爷拿着账单笑容满面。开业当天,食堂里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一句句“环境干净”“味道真好”“太方便了”的夸赞,道出了居民的认可与满意。

从倾听诉求到牵头落地,从企业助力到民生受益,黄龙县政协以履职担当搭建政企协同桥梁,锦绣黄龙酒店以社会责任诠释企业温度,政协委员以初心使命践行履职承诺,让便民食堂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鲜活载体,也为县域民生服务提质增效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