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第02版:协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对加快建立我省引汉济渭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

□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引汉济渭工程作为国家重大水利基础设施,水源涵养区为保障清水北送作出了战略性贡献,但其发展也面临多重现实制约。为此建议:

一、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协调推动。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综合考虑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水质改善效益、水资源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补偿标准,明确各方权责与补偿方式,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优化调整水资源税收益分配格局。结合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要求,对引汉济渭工程产生的水资源税收入进行省级统筹调剂,研究制定向水源涵养区倾斜分配的具体方案,弥补因其特殊功能定位和税收集中效应带来的财税损失,保障其持续开展生态保护的财力。

三、探索创新多元化的综合补偿方式。除资金补偿外,还应大力推动技术、人才、项目等多元补偿,积极推动受水地区与水源地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