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
第02版:协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勤于履职践初心 “医”心为民显担当

——记延安市政协委员、延大附院感染病科二病区主任李延军

□ 记者 白小芳 贺鹏飞

“医”路躬行守初心,履职为民显担当。从医30余载,他以手术刀般的精准医术与春风般的仁厚医心守护生命;履职数载,他用脚步丈量民生百态、以提案传递百姓心声。他就是延安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延安市委会兼职副主委、延大附院感染病科二病区主任李延军。

做生命健康的“忠诚守门人”

1969年出生的李延军,自穿上白大褂那天起,便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刻入血脉。

日常工作中,他总是科室里最早亮起的那盏灯:逐一翻阅病历、细致查看患者,病房忙碌的身影里藏着他对生命的敬畏;与患者交流时,他关切的眼神、通俗的讲解,总能抚平患者病痛带来的焦虑。“患者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带着这份体谅,他始终践行“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将国家医保政策与患者病情精准对接,尤其是面对大病贫困患者,不仅严格按指南诊疗,更反复叮嘱患者注意事项,生怕他们走半点弯路。

作为感染病科的“领头雁”,李延军始终站在学科前沿:带领团队制定慢性肝病肝组织活检术临床路径,引入人工肝肾血液净化机为肝衰竭患者点亮希望,用技术创新筑牢诊疗“防火墙”。在新冠疫情来袭时,他更是逆行冲锋的“排头兵”——2020年春节,他所在的病区成为延安疑似病例隔离留观区,腊月二十九连夜收治全市首例疑似病例,随后数十日吃住在医院,统筹物资、规范流程、安抚患者、培训医护,最终实现隔离病区50例疑似病例、4例确诊病例全部妥善处置,医护人员“零感染”,因此他也获评农工党陕西省委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党员”。

做参政议政的“用心建言人”

从2018年当选五届市政协委员,到担任六届市政协常委,李延军的履职档案里,写满了“接地气”的民生答卷:参加全委会议、常委会会议,深入基层调研,提交提案10余件,每一件都带着对群众“急难愁盼”的牵挂。

他深知,参政议政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走到群众中找答案。2019年,他带队赴富县、甘泉县等地调研城乡居民收入情况,3天走访了12个村组,最终形成《关于提高我市居民收入的几点建议》的报告,提出“拓宽农业产业链”“加强技能培训”等务实举措,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2021年,他代表农工党延安市委会在市政协会议上发言,围绕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出建议,部分建议被纳入全市公共卫生建设规划。

慢性病患者使用补贴卡不方便,他便提交《关于尽快建立医保局与医院慢性病补贴卡使用系统的建议》;校园周边交通有隐患,他建议加装交通信号灯;发现丙肝筛查覆盖率低,他提议为机关40岁以上人员筛查丙肝抗体……从医疗保障到交通安全,从疾病防控到民生服务,他的提案件件掷地有声,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委员就在身边,声音有人倾听”。

做基层群众的“暖心贴心人”

“优质医疗资源不能只守在医院里,要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带着这份信念,李延军常年带领医疗团队奔走在延安的山山峁峁:在宜川县王湾村,他为老人量血压、讲脂肪肝防治知识;在延川县永坪镇,他为基层医生示范教学查房,普及“代谢综合征”防控理念;在宝塔区第四中学,他手把手教学生急救技能,让300余名师生掌握应急处置方法。

义诊中,他发现基层群众普遍存在饮食习惯差、代谢性疾病多发等问题。为从根源上改善,他创新推出“五个一”服务模式:为当地医护人员讲一堂学术课、为管床医生做一次规范查房、为老百姓上一堂健康课、开展一场大型义诊、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既解决了患者当下的诊疗需求,又提升了基层医疗水平,更让健康理念扎根群众心中。

从临床诊室到参政议政现场,从医院病房到基层义诊点,李延军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初心,在“双岗建功”的道路上步履不停。正如他常说的:“医生救死扶伤,委员为民代言,本质上都是对‘人民’二字的坚守。”也正是这份坚守,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新时代最美光彩,而这份光彩,也将继续照亮他守护民生、服务群众的每一段征程。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96,或发邮件gejielwd1970@163.com 本网法律顾问:陕西希格玛律师事务所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