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闫智)11月3日,以“秦创原引领发展·硬科技驱动未来”为主题,2025秦创原发展论坛、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开幕。国家部委、省市相关部门、高校院所、领军企业代表及知名院士专家汇聚论坛,共话硬科技“策源地”“集聚地”建设,助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并发布2026年暨“十五五”首批科技创新重大需求。
开幕式上发布的秦创原建设成效显示,四年多来陕西创新驱动成果显著:“三项改革”打通成果转化堵点,4.6万项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三年翻番;创新科技金融“五项机制”,组建100亿元省级科创母基金,推出70余款特色产品,为科技型企业贷款4200亿元;全省研发投入强度达2.61%居西部第一,创新产出水平指数排名全国第四,攻克1100余项产业链关键技术,13万件发明专利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支撑。
作为硬科技概念发源地,西安发布10项硬科技重大突破。其中,隆基绿能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27.81%;西部超导核聚变用超导线材“单根万米”量产达国际领先;陕西天回航天“红龙一号”发动机破解行业难题;陕西星环聚能紧凑型重复重联可控聚变技术迈向“人造太阳”目标。这些成果涵盖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彰显硬科技原创实力。
2025秦创原发展论坛、硬科技创新大会为期5天,重点聚焦区域协同创新、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等议题,覆盖光子产业、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学术研讨、赛事比拼、投融资对接等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冬梅作主旨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