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满淑涵
“在全面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的关键时期,中共陕西省委、西安市委相继召开政协工作会议,总结成绩、明确方向、部署任务,对于推动新征程全省、西安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西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吉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政协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筑牢思想之基、聚焦重中之重、紧扣发展之要、恪守为民之责、提升履职之能,为西安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精心组织 学在深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对人民政协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的重要要求。”王吉德介绍,西安市政协一直以来树立重视学习、加强学习的鲜明导向,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主席会议、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座谈会等形式,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以“跟进学”强化“跟着走”,确保履职方向与中央、省委、市委要求同频共振。
王吉德认为,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掌握运用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武装头脑、推动工作、破解难题,重点要从四方面下功夫。
——深刻把握“三个有利于”重要论断,增强制度自信,扛牢政治责任,切实发挥作为政治组织、统战组织、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
——深刻把握“十个坚持”核心要义,细照笃行“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落实人民政协的根本原则、履职原则、价值取向和实践要求,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深刻把握发展协商民主重要要求,按照五方面部署,着力健全协商机制、拓展协商平台、提升协商质效,加强与其他协商形式协同配合,助力完善协商民主体系。
——深刻把握政协工作主要任务,按照五项新的重要部署,持续在“四个凝聚”上下功夫、求实效,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强音。”王吉德说,助力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是省委、市委对政协工作的一致强调,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为绘就西安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献计出力。
具体到工作实践中,王吉德认为,要高位谋划选题,牢牢把握“十五五”时期发展总体要求、发展目标、战略任务等阶段性特征,立足西安争做西部示范、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组织委员和专家学者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储备性研究,助力谋深谋实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举措。要深入调研论证,围绕各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完善思路举措等开展界别调研,整合参政议政人才库、调查研究协作单位力量,综合运用专题调研、联动调研、对比调研等方式,摸清实情、提实对策、加强论证。要畅通建言渠道,通过专题协商、专家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数字政协”平台,推动“我为‘十五五’建一言”走深走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有效转化为规划的政策举措。
全面对标 谋在新处
围绕“加快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推动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推进‘多格合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围绕“把握新形势新机遇 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中欧班列西安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推动城市清洁供暖技术应用 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发挥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作用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召开专家协商会……今年以来,西安市政协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努力使专门协商机构“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以高质量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聚焦打好‘八场硬仗’‘深化六个改革’等重点工作,以实干实绩为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王吉德认为,建功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要抓牢“四个紧扣”,在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工作机制上持续用力,切实把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的强大合力。
——紧扣创新立市建真言,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区域科创中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议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将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紧扣产业强市谋良策,围绕建设重点产业链群,做强做优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等议题,深度协商议政,助力构建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紧扣文化兴市出实招,围绕推动XR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建设秦岭终南山文化公园、打造唐诗之都等议题,提出务实举措,助力西安当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家队”“主力军”。
——紧扣提升城市能级拓路径,围绕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西安都市圈建设和城市更新、绿色低碳转型等重大课题,提出针对性创造性的对策方案,助力西安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人民政协为人民是政协工作永恒的价值追求。围绕民生所盼献计出力,是省委、市委为我们划出的履职重点。”王吉德补充道,要组织委员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市情实情,加强宣传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惠民政策和发展成就直达市民群众。同时,要紧盯教育资源均衡、医疗服务提质、就业保障强化、住房供给优化、养老服务完善等群众关切,持续开展民主监督、民主评议,推动民生问题优先解决、民生实事加快落实,通过促进就业、科学普及、医疗义诊、法律援助、文化惠民、扶危济困等形式深入开展联系群众、服务为民履职活动,为西安改革发展稳定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团结奋斗正能量。
主动作为 干在实处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机关干部是政协履职的重要保障力量,加强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两支队伍”建设,是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的核心引擎,对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服务基层治理意义深远。
西安市政协持续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和责任担当意识,打造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委员队伍和一支“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质效”的机关干部队伍,为做好“四个凝聚”提供人才支撑。
组织集中学习培训实现委员全覆盖;依托委员工作室成立学习小组,通过委员报告会、政协大讲堂常态化开展学习;建立动态履职档案,评选“十佳委员”、优秀委员,鼓励委员立足岗位建功、引领改革发展;优化委员履职平台载体,改善委员履职设备条件,努力把政协建设成为“委员之家、民主之家、团结之家”。同时,组织机关干部参加中省市线上线下培训500余人次,落实“每周半天”集中学习制度,巩固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成效……西安市政协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委员“智库”作用与机关干部“中枢”效能有机结合,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推动政协工作从“做了什么”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
“提升履职之能,要坚持‘力量在委员、保障靠机关、出路是创新’理念。”王吉德认为,高素质的委员队伍汇聚智慧力量,高水平的机关干部队伍夯实工作根基,“两支队伍”建设相辅相成、协同共进,才能在凝聚共识、建言资政、服务为民中释放更大能量。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王吉德表示,要强化担当增动力,推进委员读书、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常态化,完善履职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委员”“十佳委员”和换届留任的重要依据,引导委员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气神。要优化服务强效力,深化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机关干部队伍,加快推进“数字政协”与实际履职深度融合,搭建协商议政时刻在线、联系群众永不掉线的智慧平台。要完善机制添活力,坚持完善协商议题提出机制,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机制,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为民机制,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以及民主监督机制,促进各项工作更加成熟定型,进一步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全市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