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马尤翼 文/图
10月25日,第32届中国杨凌农高会正式拉开帷幕。这里的展台有着特殊的连接力—一头连着科研院所的顶尖专家,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群众。对农民群众而言,这里不仅是每年必赶的高大上“科技大集”,还是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致富平台”。
“未来农业新方向朝这儿看”“啥庄稼病、啥种植难题,到这儿都能问明白”“农高会就是‘致富路’,好种子、好技术、好销路在这儿都能找着”……每年杨凌农高会,都有众多农民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带着问题来、装着答案归。
杨凌农高会缘何能圆农民群众的科技致富梦?记者在农高会现场探寻答案。
果农“寻智记”:“我想找个‘无人农机’替自己干活”
农业要提质,装备需先行。10月26日,深谙此理的果农朱宏一大早就坐火车来到农高会。
朱宏家住兰州市安宁堡红艺村,家里务有5亩被誉为“金果子”的安宁白凤桃。“我来这里不是光看个稀奇,而是为了换个智能‘好助手’。”朱宏操着兰州方言笑着说,自己是农高会的“铁杆粉丝”,凡是用过的农机都是在农高会上买的,“这次我想找个‘无人农机’替自己干活。”
在农高会C馆南侧的露天展区,一个个“巨无霸”农机竞相秀技展示“绝活儿”。这里举办的渭南白水智慧农机装备展是首次亮相杨凌农高会,展品包括果园作业平台、履带果园管理机、除草机、微耕机、弥雾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农机装备。
各具特色的产品让朱宏目不暇接,而他对来自陕西苏秦农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一台微耕机更是情有独钟。
“在果园里,四轮拖拉机进不去,这台机子体型小、作业时间长,可以24小时不停息地工作,能高效完成施肥、旋耕、开沟和粉碎等农活。”陕西苏秦农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公司的热门产品,这几天已有不少农民群众订购了。”
货比三家后,朱宏满意地下了单。他说:“新质生产力是什么我不懂,但我知道农高会就是我们农民的‘共享智慧大脑’。”
展商“寻宝记”:“苹果要防霜,有‘智能家伙’没?”
对白水县秦锋农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雪峰来说,这次参加渭南白水智慧农机装备展,自己不只是参展商,还是带着采购需求的买方。
在白水,有八成人口吃着“苹果饭”,当地种植的“三瑞”苹果高达10万亩。但每逢“倒春寒”,果农们就揪紧了心,防霜成了种果子绕不开的关键难题。
10月27日,记者来到陕西长风防霜科技有限公司展区,“大块头”防霜机旁的醒目标语直击果农痛点:“倒春寒来袭,您的果园怎么办?”“这里有专业果园防霜方案”瞬间吸引众多果农驻足咨询,刘雪峰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白水苹果种植面积大,‘倒春寒’一来果农损失不小,我这次就想找靠谱的防霜设备。”刘雪峰一边查看防霜机性能,一边和工作人员交流,并添加了联系方式。他告诉记者,之前卖的农机没有这种专业防霜的,这次正好能填上技防“空白带”。
“只要客户有合作意向,后续我们会派专业团队直奔果园,根据果园的地形地貌、果树品种,量身定制科学的防霜设备配置方案,再给出精准报价,确保设备能用、好用、管用。”陕西长风防霜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主管于锋说,这几天还有来自新疆、甘肃、青海的顾客达成了合作意向。
这样的“精准对接”,让刘雪峰吃下了“定心丸”。“农高会是个‘宝藏地’,一年到头的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他说。
创业者“寻路记”:“第一次种中药材怎么开始?”
来自周至县翠峰镇的卜建国在外务工多年,因家里种的十几亩核桃收成欠佳,他想改种高收益的中药材,但因缺技术少信息,一直没敢贸然行动。
10月27日,忙完内外墙装饰生意后,卜建国专程赶到农高会。在他心目中,服务“三农”是农高会永恒不变的主题,他这次来就是希望在展会上补齐信息差,找到创业的新方向。
今年杨凌农高会专家咨询团阵容强大,汇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的知名学者,以及来自杨凌老科协、农技协的一线科技推广专家。在为期4天的服务咨询活动中,每天有25位专家值守,他们围绕果树、中药材、土壤肥料等多个领域面对面为群众答疑解惑。据悉,将有100人次的专家出场。
在位于农高会C馆南广场的农业科技专家咨询活动现场,卜建国像找门诊科室般看到了“服务领域——中药材”标识,随即找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中药材专家刘慧面对面询问,“周至适合种什么中药材?第一次种中药材怎么开始?”
“秦岭北麓是五味子优生区,鲜果和药材市场需求大、价位稳,是能带来长期收益的品种。”刘慧的回答让卜建国豁然开朗。
卜建国告诉记者,自己除了获得专家指导外,还在逛展馆时结识了一位来自汉中的中药材种植资深人士,两人已约定后续在汉中实地考察。
“希望这两天能在农高会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将来带着村里人种药材一起致富。”卜建国开心地说。

